[发明专利]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6597.9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松;丁光龙;郭明程;张文兵;耿倩倩;王佰涛;郭栋;张兆鹏;李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23/22 | 分类号: | C07C323/22;C07C319/14;C07C69/712;C07C67/14;C07C235/08;C07C235/10;C07C231/02;C07C219/06;C07C213/06;A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乙酸 除草 低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苯氧乙酸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在农业上,苯氧乙酸类化合物主要用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其中代表性的除草剂为2,4-D(2,4-二氯苯氧乙酸)和二甲四氯(2-甲基-4-氯苯氧乙酸)。2,4-D、二甲四氯防除禾谷类作物中的杂草具有选择性好、适用时期广、效果好等优点,但是2,4-D及二甲四氯在使用过程中的用量大、易飘移、水溶性强易污染水环境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抗性杂草(如野荠菜等)的出现,使得这类除草剂的使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寻找结构新颖、高活性、安全性高的苯氧乙酸类除草化合物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们提出了运用低聚合方法进行新农药的创制,专利(CN1849888A)涉及甲氨基阿维菌、氟虫腈等杀虫剂,除此之外氨基甲酸酯类(CN1986522A)、三氮杂苯酮类(CN1995025A)、嘧啶水杨酸类(CN101007799A)、三唑类(CN1995023A)、烯酰胺类(CN1986533A)也相继被报道出来。本发明以具有除草活性的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剂为母体,运用不同的桥连体,合成一系列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苯氧乙酸类除草剂水溶性强、用量大、抗药性严重等缺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作用速度快、用量低的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当X为氯,n为2时,
R选自下述基团:
其中,Y为O,S或NH,n1=2-12;n2=5,7-12;n3=5,9-12;n4=3-12;表示连接端。
具体地,R为其中,Y为S,n1为2或Y为O,n1为2;R为
其中,n2为8或12;R为或R为
当X为甲基,n为2时,
R选自下述基团:
其中,Z为O,S或NH,m1=2-12;m2=4,5,7,9-12;m3=5,9-12;m4=2-12;表示连接端。
具体地,R为其中,Y为S,n1为2或Y为O,n1为2;R为其中,m4为2;R为m2为4或12;R为R为或R为
当X为氯,n=3时,
R为其中,表示连接端。
当X为甲基,n=3时,
R为其中,表示连接端。
所述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具体可为表1中的下述任意一种:
表1部分化合物结构式
上述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在N,N-二甲基甲酰胺催化下,将式II所示的取代苯氧乙酸与二氯亚砜进行反应,得到取代苯氧乙酰氯;
式II中,X为氯或甲基;
2)将桥连体、碱加入到溶剂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所述取代苯氧乙酰氯,使得桥连体与所述取代苯氧乙酰氯进行反应,得到含有取代苯氧乙酸类除草低聚物的体系。
上述方法步骤1)中,二氯亚砜相对于式II所示的取代苯氧乙酸过量。
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量。
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述至少一种:四氢呋喃、乙腈、丙酮、丁酮、环己烷、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二氧六环、甲基萘、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甲酰基吗啉和N-乙酰基吗啉。
所述反应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6小时。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桥连体为下述任意一种:
当步骤1)中X为氯时,所述桥连体为:
(Y为O,S或NH,n1=2-12);
(n2=5,7-12);
(n3=5,9-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