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7648.X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健;隋欣梦;许金;刘星;吴广军;郭庆;徐翠锋;谢铭;杨亮亮;黄海峰;蒋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38 | 分类号: | B08B9/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唐修豪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智能 修复 堵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制粒机是饲料生产工艺的关键设备,而环模是制粒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制粒机通过挤压力将饲料原料从环模模孔中挤出,从而获得颗粒饲料。环模加工工艺复杂,却又容易磨损,市场需求量极大。根据统计,环模损耗费占整个车间维修费用的25%以上,环模的工作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着产品颗粒质量和生产成本。环模失效形式主要为磨损和疲劳断裂,其中又以磨损为主要形式。且环模孔的堵塞会加剧环模的磨损,严重减少环模的使用寿命。环模孔堵塞通常会发生在新环模初用或环模长时间停用等情况下,环模孔堵塞时,孔内物料的硬度和密度较高,模辊对物料的挤压力不足以克服其与环模孔壁的摩擦力,此时已无法再继续生产,唯一的办法是拆模修复。目前,对环模孔进行清理的主要方法是人工运用手电钻逐个对模孔进行手动清理;该方法简单易行,但该清理方式效率低下,十分耗费时间,工作强度大,钻头易折断且会对模孔的光洁度造成破坏,导致环模使用寿命缩短,易造成资源和成本的双重浪费。
现有专利公布的采用图像识别获得模孔特征,然后利用打孔装置进行打孔,该方法采用的装置结构繁琐,清理之前需要对环模表面的铁锈等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完一行环模孔后需要人工移动摄像头、点光源、钻头和砂轮,使它们处于环模的第二圈上,启动微控制器重复前述程控过程继续清理第二圈阻塞孔,效率低下;且图像识别处理复杂,装置成本高,清洗不干净、不彻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该装置效率高;不需要复杂的图像识别处理,装置成本低,清理干净、彻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包括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和密封保护部分,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安装在机身部分上,控制部分分别与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相连,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均放置在密封保护部分内。
机身部分包括机架、夹紧机构、调节机构和牛眼轴承,用于承载整个修复装置并将修复装置夹持于环模上;
所述的机架外形呈十字形,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二U型槽、第三U型槽和第四U型槽;
所述的夹紧机构位于机架一端部的第四U型槽上,用于将修复装置夹持于环模上,包括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以及浮动摩擦轮;所述的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对称安装在机架上,与这两个摩擦轮对应的浮动摩擦轮固定配装在调节机构上;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与浮动摩擦轮的轴心呈等腰三角形布局,其中浮动摩擦轮轴心至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的轴心距离相等;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燕尾型导轨、长螺杆、弹簧、固定块和有孔滑块;
所述调节机构的燕尾型导轨和固定块安装在机架上,有孔滑块与燕尾型导轨配合,长螺杆的螺纹端与固定块通过螺纹相连,长螺杆穿过有孔滑块,长螺杆的另一端外部套有弹簧;
所述调节机构的有孔滑块配装着夹紧机构的浮动摩擦轮,并安装在燕尾型导轨上,通过调节有孔滑块在燕尾型导轨中的位置,可以改变浮动摩擦轮与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两固定摩擦轮和浮动摩擦轮相对距离的改变,以此可使得修复装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环模,通过扭转长螺杆压紧或放松弹簧,可调节滑块上浮动摩擦轮与环模的压力,调节夹紧机构与环模的夹持力。
所述的牛眼轴承包括第一牛眼轴承、第二牛眼轴承和第三牛眼轴承;
所述的第一U型槽配装第一牛眼轴承,第二U型槽配装第二牛眼轴承,第三U型槽配装第三牛眼轴承,第四U型槽配装夹紧机构;
所述的第一牛眼轴承、第二牛眼轴承和第三牛眼轴承为可调眼轴承,通过调节牛眼轴承在U型槽中的位置,可将修复装置支撑于不同规格的环模上,装置运行过程中,整个装置通过第一牛眼轴承、第二牛眼轴承、第三牛眼轴承与修复环模上表面做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运行阻力。
驱动部分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电机连接座、第二电机连接座、第一弹性联轴器和第二弹性联轴器;
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连接座安装于机架上,第一伺服电机轴部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机架上配装的第一摩擦轮相连接,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摩擦轮旋转,通过第一摩擦轮与环模的摩擦力带动装置在环模上运行;
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连接座安装于机架上,第二伺服电机轴部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机架上配装的第二摩擦轮相连,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摩擦轮旋转,通过第二摩擦轮与环模的摩擦力带动装置在环模上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7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型建筑幕墙玻璃的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生物降解膜自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