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48214.1 申请日: 2015-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5341191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韦锦坚;韦持章;陈海生;李金婷;廖春文;陈杏;农玉琴;曾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代理人: 邹蓝;沈艳尼
地址: 532406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红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茶文化当中的主要茶品。红茶包括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外形条索紧结匀直,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甜醇,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其品质。现有红茶的制备工艺,采摘标准、揉捻及发酵工序对成品茶影响较大,属红茶制备的关键步骤。现有揉捻工序主要采用揉捻机进行普通揉捻,揉捻时间一般控制在30min左右,会严重破坏茶叶表面组织,并将茶叶汁一并揉出,不利于后续的发酵工序;现有发酵工序采用发酵机普通发酵,发酵过程加入发酵粉或发酵剂辅助发酵,这些物质作为助剂加量少,虽不会影响人体建康,但不经后续工艺消除,其随茶叶的制备进入成品茶中;此外,由于普通发酵机发酵温度相对较高、发酵周期短,不利于过程中茶红素、茶黄素等发酵产物的充分生成,由于茶红素、茶黄素氧化、聚合产生茶褐素,因此对茶褐素的转化也产生直接影响,以上因素都直接影响红茶的品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申请号201410344108.2,申请日2014.07.18,发明名称为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鲜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得A品;b、将A品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得B品;c、使用湿布覆盖B品,保温30-40℃,开始发酵处理,发酵完成后再使用解块机进行解块,得C品;d、将C品放入烘干机中,控制温度在90-110℃,开始初烘,初烘至含水量20%-40%,得D品;e、控制温度在190-210℃,将D品进行挥锅处理,得E品;f、控制温度在90-110℃,对E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含水量3%-7%,得F品;g、控制温度在80-100℃,将F品均匀摊开,放置20-40分钟,得G品;h、将G品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处理,取出,得成品。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申请号201410851630.X,申请日2014.12.31,发明名称为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晾青、揉捻、摊晾发酵和低温烘焙,该法制得的茶叶味道香甜,但是难以保持茶叶的形状,影响美观。

现有的制备红茶的方法很多,但是生产一种工艺简单,味道醇厚,外形美观和耐冲泡的红茶也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缩短了制茶的时间,制得的茶叶外形紧结半卷,表面呈棕黄色,还带有金黄花点,茶叶的香气具有自然的花果香,滋味更是甘甜和醇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采用国家级茶树良种金牡丹的优质鲜叶作为原料,所述优质鲜叶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晒青,第一次摇青,凉青,第二次摇青,萎调,揉捻,发酵和烘干制成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原料:采用国家级茶树良种金牡丹的优质鲜叶作为原料;

B:晒青:时间:白天16:00~17:00,温度:20~25℃,选取阳光充足且空气流通的晒青场,铺上3*5米的棉布,把鲜茶叶均匀薄摊在棉布上,每平方米棉布上的鲜茶叶为0.8~1.0kg,第一次晒青15~30min,中间翻拌一次,直至鲜茶叶叶质柔软,叶面光泽消失,叶色变为暗绿,青草味消退,花香显露且手持嫩梢基部,顶端有1-2叶下垂,减重率达到10%~15%即可;

C:第一次摇青:采用竹制圆筒式摇青机,所述摇青机机身长250cm,直径为90cm,装叶量为30~40kg,将步骤B的茶叶至于摇青机中,至摇青机1/3~2/3,每分钟30转,第一次摇青时间为3~4min,直至茶叶叶片明显走水,叶片有光泽,叶尖翘起呈“还阳”状态即可;

D:凉青:将步骤C所得茶叶摊于直径为100cm的水筛上,每筛茶叶为0.8~1.2kg,然后将水筛至于18~20层的凉青架上,将凉青架置于空调房内,控制室温18~22℃,相对湿度70~75%,第一次凉青时间为2~2.5h,直至叶尖回软,叶色转暗,光泽消失即可;

E:第二次摇青:与第一次摇青步骤相同,但是第二次摇青时间为7~20min,直至茶叶叶子青气退尽,花香明显,叶面有光泽,叶缘朱红色即可;

F:萎调:在室内采用空调机和除湿机控温控湿萎调,温度:18~22℃,相对湿度:72~78%,萎调时间为18~22h,直至茶叶叶面变暗萎软,失去光泽,梗折不断,青气减退,清香显现且手持叶片软绵,紧握叶片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8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