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8017.8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鄢嫣;陈洁;闫晓明;曾茂茂;陶冠军;杨松;宋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吴悠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制品 氨基 吡啶 致癌物 定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肉制品的粉末;加三氯乙酸水溶液并均质处理;在频率为40±10kHz超声提取15±5min 后离心并取上清液;调节上清液的pH值至3.0±0.5,并通过活化好的MCX小柱;依次采用 盐酸溶液、甲醇溶液淋洗,氨水-甲醇=1∶9(v/v)混合液洗脱,得到洗脱液;用氮气吹干洗 脱液,加入乙腈复溶,并加入2.5mg/mL的咖啡碱甲醇溶液;用UHPLC-MS/MS检测,对 比标准品与样品图谱中的保留时间,确定样品图谱中对应的峰,并采用外标法对所得质谱图 峰面积进行计算,最终得到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UHPLC-MS/MS检测条件为: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10 m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其pH为6.8,流动相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10min,10%~15% 流动相B;10~11min,15%~100%流动相B;11~12min,100%流动相B;12~13min,100%~10% 流动相B,13~17min,10%流动相B,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35℃。质谱采用ESI源, 正离子模式。源温为120℃,毛细管电压为3.5V,脱溶剂为氮气,脱溶剂气流速为650L/h, 脱溶剂温度为350℃,锥孔气为氮气,锥孔气流速为60L/h,碰撞气为氩气,碰撞气流速为 0.13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UHPLC-MS/MS检测中,使用的质谱定量模式为多反应监测质谱定量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氨基吡啶类致癌物包括DMIP,TMIP,PhIP和4′-OH-PhIP,在多反应监测质谱定 量模式中,四种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
a)DMIP:定量离子对为163>148,锥孔电压为46V,碰撞能量为34V;
b)TMIP:定量离子对为177>162,锥孔电压为54V,碰撞能量为30V;
c)PhIP:定量离子对为225>210,锥孔电压为54V,碰撞能量为42V;
d)4′-OH-PhIP:定量离子对241>225,锥孔电压为54V,碰撞能量为32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频率为40±10kHz超声提取15±5min后离心并取上清液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11000 r/min,离心的时间为15±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在频率为40±10kHz超声提取15±5min后离心并取上清液的步骤后,还包括将离 心的沉淀物再用频率为40±10kHz超声提取15±5min,并离心,合并两次离心后的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80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