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4205.1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明;于娟;王婧;洪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36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解表 理气 作用 药物制剂 中间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原料药组成为:白芷、炒白术、姜制厚朴;
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对白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精密称定,研细,取0.4-0.6重量份,精密称定,至250体积份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90%乙醇40-60体积份,称定重量,85℃加热回流25-35min,放冷,用60%-9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015-0.025重量份芦丁标准品,用25%-3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0体积份,作为标准品溶液;
(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1.0mL,先加入25%-35%乙醇10mL,再加入0.7mL5%NaNO2,摇匀,放置6min后加入0.7mL10%Al(NO3)3,放置6min后加入5mL4%NaOH,摇匀,用25%-35%乙醇定容,放置10min后于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
所述重量份与体积份的关系为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对白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精密称定,研细,取0.5重量份,精密称定,至250体积份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乙醇50体积份,称定重量,85℃加热回流30min,放冷,用8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020重量份芦丁标准品,用3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0体积份,作为标准品溶液;
(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1.0mL,先加入30%乙醇10mL,再加入0.7mL5%NaNO2,摇匀,放置6min后加入0.7mL10%Al(NO3)3,放置6min后加入5mL4%NaOH,摇匀,用30%乙醇定容,放置10min后于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原料药组成为:
白芷50-80重量份、炒白术115-145重量份、姜制厚朴115-14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原料药组成为:
白芷65重量份、炒白术130重量份、姜制厚朴1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制剂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蜜炼丸剂、缓释制剂、速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由以下方法制备:
取选定重量份的白芷、炒白术、姜制厚朴,以白芷、炒白术和姜制厚朴的混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加入3-7重量倍量的60%-80%乙醇,浸泡至少24h,强制循环2-5h,过滤,滤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00-1.10,即得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由以下方法制备:
取选定重量份的白芷、炒白术、姜制厚朴,以白芷、炒白术和姜制厚朴的混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加入5重量倍量的70%乙醇,浸泡至少24h,强制循环3.5h,过滤,滤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05,即得所述药物制剂的中间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2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