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敏感区遥感识别方法及系统和岸边带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2731.2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9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东;张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敏感 遥感 识别 方法 系统 岸边 建设 | ||
1.一种水环境敏感区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非点源污染敏感区识别模型和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其中,建立非点源污染敏感区识别模型和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的数据由遥感信息提取得到;
获取待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所述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地表饮用水源集水区水环境数据库;
根据所述非点源污染敏感区识别模型、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和所述水环境数据库对所述待监测区域的水环境进行数值模拟;
根据所述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的水环境敏感区;
所述建立非点源污染敏感区识别模型,包括:
利用非点源污染估算模型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的各类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总量,计算各类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变化速率,建立非点源污染敏感区识别模型;
所述建立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包括:
建立陆地生态安全监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生态系统的压力、生态系统的状态和人类响应三个方面建立对应的指标层;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因子;
建立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
其中,所述生态系统的压力指标层包括干扰强度和干扰强度变化速率;所述生态系统的状态指标层包括活力、破碎度指数、综合弹性、水土保持指数、岸边缓冲带污染控制指数;所述人类响应指标层包括保护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待监测区域的水环境敏感区,包括:
利用非点源敏感区识别模型获取各类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变化速率,根据所述非点源污染负荷和各类污染物的污染变化速率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的非点源污染敏感区;
利用陆地生态安全监测模型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的陆地生态安全变化速率,根据所述陆地生态安全变化速率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的生态安全敏感区;
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非点源污染敏感区和生态安全敏感区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的水环境的敏感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标层中的干扰强度EP和干扰强度变化速率ΔEP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EPI=α1·EP+α2·ΔEP,
其中,EPI为压力指数指标;α1和α2分别为干扰强度和干扰强度变化速率的权重,α1+α2=1,α1≥0,α2≥0;Ai为待监测区域内干扰类型i的面积,εi为干扰类型i的权重,A为待监测区域中监测单元的面积,EPt为时间t年的干扰强度,EP0为参考时间的干扰强度,ΔEPmax为各待监测区域最大的干扰强度变化速率,N为统计的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27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共服务系统
- 下一篇:含沥青组合物的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