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3256.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在新;张仁建;任增;李锐;马彩英;杨晓红;陈凤梅;李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避雷针 倒塌 固定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建筑物如果安装了接闪器但是没有接地或者接地效果不好的话,在接闪时反倒会对建筑物或其中的人员造成更大的损害,相比没有安装接闪器的建筑物反倒更加不安全。2007年发生在重庆开县的雷击事故,就是因为该教室屋顶是由钢筋水泥板构成,其中的钢筋没有良好接地,在打雷时发生接闪,无处泄放,从而通过教室的屋顶和墙壁对室内人员进行放电,造成教室里的小学生七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惨烈事故。为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变电运维室从2015年4月开始,对所辖22座运行年限超过5年的变电站避雷针进行了专项排查。经排查发现,各站避雷针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座锈蚀、连接部分松动等问题,110kV营山变电站、龙门变电站避雷针基础锈蚀非常严重,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避雷针基础锈蚀非常严重,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该结构及其方法能够将避雷针和底座进行加固,保证了避雷针的使用寿命,更加安全,保证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避雷针,所述避雷针的底端与基座的顶面垂直固定,在基座上设置有两块呈L型的夹板,避雷针设置在夹板之间,夹板均固定在基座上,夹板沿着避雷针对称设置,夹板之间设置有加固套,加固套由两块结构相同呈半环结构的固定瓦构成,固定瓦沿着避雷针对称设置,夹板朝向避雷针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固定瓦设置在凹槽中并且固定瓦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固定,固定瓦的竖向侧壁与对应的凹槽的开口端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中,且固定瓦贴合在避雷针的外壁上,固定瓦的壁面相互贴合固定,在基座和夹板之间设置有加固环,加固环套合在避雷针的外壁上,加固环设置在加固套下方,加固环固定在基座上。在室外自然条件的侵蚀下,避雷针与底座接触处容易产生锈蚀等现象,造成避雷针出现摇晃甚至倾倒,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夹板将加固套与避雷针进行贴合,使得固定更加稳定,加固套套在避雷针上,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夹板固定,而夹板焊接固定在底座上,使得避雷针从底面和侧壁都进行固定,受力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更加安全。
夹板和基座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相互垂直固定后并且均与底座垂直固定,横向支撑板的顶面和竖向支撑板的顶面均与夹板垂直固定;加固环设置在横向支撑板之间,加固环设置在竖向支撑板之间;加固套的内径和避雷针中避雷针与加固套固定处的直径相同;所述夹板的厚度为10mm。利用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对夹板进行加固,使得其固定效果更好,在野外风雨下能够保持避雷针的稳定,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基于对重心的考虑,将避雷针设计为下端大,上端小的锥形结构,所以加固套的内径要与其接触处的避雷针直径相同,固定更加稳固。
一种防止避雷针倒塌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避雷针和基座上的锈蚀部分,使用软羊毛扁平毛刷或猪鬃毛刷对避雷针和基座表面刷涂防锈漆,毛刷宽度范围为9至150mm,在空气中相对湿度﹤85%时,清理和刷涂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空气中相对湿度≥85%时,清理和刷涂的间隔时间不可超过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3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设备带
- 下一篇:芯片测试机的托盘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