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Q管脚的DRAM DDR校准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5176.7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q 管脚 dram ddr 校准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Q管脚的DRAM DDR校准电路及方法,其中电路包括PMOS管组、比较器、参考电压提供电路以及ZQ管脚判断控制模块,参考电压提供电路产生参考电压,PMOS管组中最小尺寸的PMOS管分成了N个,使得PMOS管组的阻值大于ZQ管脚提供参考电阻RZQ的8‑12倍,ZQ管脚判断控制模块包括状态判断模块,PMOS管组位于外部电源VDD与ZQ管脚之间,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平,状态判断模块根据比较结果判断ZQ管脚的使用状态。为了解决现有的判断ZQ管脚使用状态的方法存在误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在现有的ZQ管脚使用状态校准电路中不用增加任何硬件,没有提供翻倍的面积和功耗去换取更大的对比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RAM DDR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DRAM DDR ZQ管脚使用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主流的DRAM DDR都引入了ZQ管脚,ZQ管脚连接一个外部电阻,其目的在于给高速DRAM DDR提供精准的外部参考电阻。但是限制于许多系统平台的更新速度慢于DRAM的更新速度,所以往往会出现新代高速DRAM DDR在未更新的老旧的系统平台上使用,存在ZQ管脚在不同代次的系统平台上使用状态不同的情况。例如老旧的系统平台上并没有提供ZQ管脚的定义,那么就会有ZQ管脚浮空的情况。
现有的DRAM DDR内部设计也考虑到了这样的应用场合,因此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比较常用的是DRAM DDR内部提供一个合适的比对范围,当自动比对值超出比对范围的时候就会自动认为ZQ管脚是浮空的,从而将DRAM内电阻设置成默认值。如图1所示,包括PMOS管组、镜像PMOS管组、NMOS管组、选择器、比较器、参考电压提供电路以及输出校准控制器,输出校准控制器输出PMOS使能串,分别控制PMOS管组的连通和阻值大小,PMOS管组的输入端接管脚ZQ,PMOS管组的输出端与选择器连接,PMOS管组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VDD,镜像PMOS管组的连接方式与PMOS管组一样,镜像PMOS管组与NMOS管组连接后与选择器的一端连接,选择器的输出端接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选择器的负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平,比较器的输出端接输出校准控制器,输出校准控制器发出选择信号给选择器控制哪路选通。输出校准控制器根据比较结果判断ZQ的使用状态,当分压电平与参考电平相等时,则认为电阻RZQ存在;若分压电平永远不等于参考电平时,则认为电阻RZQ浮空。具体的校准规程如图2所示。
虽然这种方案在表面能够解决ZQ管脚浮空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缺点:判断不精准,DRAM内部提供的比对范围的设置太依赖于工艺、工作电压以及工作温度的变化。现代DRAMDDR需要工作的电压跨度很大,而PMOS管组的阻值受工艺、工作电压以及工作温度的变化也很大。那么当DDR DRAM在极限条件下工作时,很难去兼顾所有条件,从而就会发生误判,导致阻值漂移。如图3所示,其中a为PMOS管组读出值,b为NMOS管组读出值,c为内置ZQ管脚状态位(1为存在,0为不存在)这款产品在较高电压下就会出现误判的情况,误判的参考电阻会导致DRAM的输出状态发生更严重的电阻漂移,从而导致高速DRAM的读出数据发生错误。
基于原有的解决方案,要想优化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再次加大DRAM内部的比对范围,使得DRAM不太容易出现超出比对范围的情况,但是代价就是需要提供翻倍的面积和功耗去换取更大的对比范围。
从DDR3这一代起才配置有ZQ管脚,本发明所提到的DRAM DDR是指从DDR3到DDR5。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判断ZQ管脚使用状态的方法存在误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DRAM DDR的ZQ管脚使用状态的电路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5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新型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