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9709.7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荣;胡艳丽;尹明干;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烧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建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灰渣约占原垃圾总质量的20%~30%。垃圾焚烧灰渣由于其收集位置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焚烧炉渣和焚烧飞灰两类。飞灰是指在烟气净化系统和热回收利用系统(如节热器、锅炉等)中收集到的残余物,占灰渣总量的20%左右。炉渣主要由熔渣、黑色及有色金属、陶瓷碎片、玻璃、未充分燃烧的有机物和其他不燃性无机物组成,主要成分通常为硅酸盐、氧化物和碳酸盐。炉渣一般为垃圾焚烧前总体积的5%~10%或者总重量的20%~25%,可以通过各种分选技术进行筛分,如重选、磁选和浮选等,然后进行资源化利用,作为建筑填料,成为再利用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可用于制备免烧砖。
现有的免烧砖制备技术制备出的免烧砖,砖块的密度不均一,造成免烧砖各位置的耐压程度不均一,用于建筑时易发生断裂事故,带来建筑倒塌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抗震性,因此急需一种耐压程度更高更均一的免烧砖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免烧砖,主要含有以下成分:水泥、粉渣、渣、熟石灰、激发剂和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10%~15%,粉渣15%~20%,渣50%~55%,熟石灰7%~12%,固化剂3%~5%,激发剂0.3~1%;
所述固化剂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氧化镁5%~30%,绿矾5%~30%,明矾0~30%,硫酸铝0~30%,磷酸钠5%~15%,所述激发剂为硅酸钠或无水硫酸钠;
所述渣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所述粉渣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经碾磨后的粉状颗粒,所述粉渣的颗粒直径≤0.6mm。
传统的砖多采用土方等烧制而成,既浪费了土壤资源同时在烧制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环境。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免烧砖主要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制成,配以水泥、熟石灰等建筑材料,不需要进行烧制即可成型。减少了大气污染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粉渣和渣的颗粒直径大小不一,正因如此,粉渣可以填充满渣之间的缝隙,通过调配其比例,并且在保证混合均匀的情况下,可以使压制出的免烧砖更加密实,不会存在缝隙等情况。其中水泥为市售的硅酸盐水泥。固化剂起到增强粘结作用,其中氧化镁、硫酸铝等物质可以大大增强免烧砖的结构性能。
激发剂可以提高免烧砖的力学性能,使其更加耐压和耐折。
进一步地,所述粉渣主要由SiO2、Al2O3、CaO、Fe2O3、Na2O和SO3组成,SiO2占粉渣重量的55%~60%,Al2O3占粉渣重量的15%~20%,CaO占粉渣重量的8%~10%、Fe2O3占粉渣重量的4%~6%、Na2O占粉渣重量的2%~4%,SO3占粉渣重量的2%~3%。
粉渣的颗粒直径较细,在与水泥和熟石灰混合后可以增强水泥的粘结作用。
进一步地,经发明人多次实验总结证明得到,当所述固化剂由以下成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氧化镁25%,绿矾25%,明矾25%,硫酸铝15%,磷酸钠10%时,固化剂的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原料经烘干至各原料表面吸附水含量不大于1%,按照配比混合,投入破碎机中破碎至颗粒直径不大于0.6mm。
固化剂的原料由于也呈固态,因此同样将其破碎至颗粒直径不超过0.6mm,便于其与粉渣和渣混合均匀,也防止压制出的免烧砖中出现较大的颗粒。影响免烧砖的密实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免烧砖为实心砖。
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焚烧生活垃圾,收集焚烧炉渣,去除金属物质,将部分焚烧炉渣碾磨成粉状颗粒的粉渣,收集粉渣;
(2)配置激发剂水溶液,将固化剂、粉渣、熟石灰、激发剂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初浆;
(3)将初浆倒入渣中,加入水泥并混合搅拌均匀成浆料,将浆料倒入免烧砖模具中,振动浆料至浆料密实,压紧成型;
(4)24h后脱模,养护至少28天得免烧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9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