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中变性淀粉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8192.3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坤;万莉;姚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兴安岭林格贝寒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1/06 | 分类号: | C08B31/06;C08B30/02;C08B30/04;C08B30/06;C08B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5000 黑龙江省加***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变性 淀粉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中变性淀粉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利用稀盐酸酸变的工艺。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高15-80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存。(注:幼芽有轻微毒性),有证据表明,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4倍左右。
马铃薯粉(PotatoFlour)是由土豆,包括土豆皮,煮熟后,干燥并精细磨碎。它可以被用来作为增稠剂,尽管用于勾芡不及太白粉,但是在一些烘焙食品,它能保持水分。
马铃薯的碎磨分一次碎磨和二次碎磨,碎磨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块茎的细胞破裂,并从中释放出淀粉颗粒,一次碎磨是把洗净的薯块直接粉碎,粉碎后的浆是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是破裂和未破裂的植物细胞组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淀粉为游离淀粉,残留在未破裂的细胞中的淀粉物结合淀粉,结合淀粉与渣一起排出。马铃薯细胞破坏的程度能表明从细胞中取淀粉颗粒的程度。
粉碎马铃薯块茎的设备有创丝机和捶击粉碎机。在马铃薯淀粉加工中常采用对第一次粉碎后糊提取游离淀粉,对提取游离淀粉后的粗渣进行补充碎磨为二次磨碎。二次磨碎可以提高对马铃薯的碎磨效率2-4%,为了提高二次碎磨的效果,应尽量使渣脱水,并使渣中的干物质不少于10-20%。在碎磨操作中,如果薯块腐烂不充分,细胞组织破坏彻底,淀粉不易取净,淀粉的分离也不能迅速进行,如果磨的过细,也会造成分离淀粉困难。马铃薯块茎磨碎后,生产淀粉用水要求是无色透明,不含钙质的软水,否则,水的杂质与颜色就要渗入淀粉中,影响淀粉的质量与色泽。
马铃薯淀粉广泛应用于纺织、石油开采、饲料及食品等行业,尤其国际国内食品市场的开拓,使高精马铃薯淀粉的需求猛增,加之马铃薯淀粉有其它淀粉不可替代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国内外淀粉深加工行业的首选产品,销路广阔、市场前景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马铃薯中变性淀粉的制作工艺,产品得率高,成本低,便于生产。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中变性淀粉的制作工艺,其步骤包括:
(1)原料挑选:选择薯大、淀粉含量高、皮薄、凹凸少、新鲜未发芽的马铃薯;
(2)洗涤:将原料清洗,洗去泥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3)粉碎:将洗净的马铃薯放在破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重复3次,直到为细小颗粒为止,每粉一次皆需喷水以利磨碎,在用筛子筛理一次,以除去未磨碎的组织和杂质;破碎时的用水量约为原料量的2倍,用于筛理的水约为原料重的4倍,最后所得稀淀粉乳的浓度约为4-8波美度;
(4)沉淀:稀淀粉乳在斜槽中沉淀时间在8小时内完成,测其pH值,如果低于5.4时,可加碱液调整;
(5)洗涤和漂白:将从斜槽的沉淀槽中取得的淀粉加工稀释到20度波美,用泵输送到洗涤槽,用水洗涤2-3次,排去废液,复加水稀释到18度波美,送经胶水工段;对于原料差,粉色较暗的淀粉,则在最后一道洗涤后进行脱色漂白,漂白剂用漂白粉或S02;
(6)脱水:淀粉乳用布包裹并以机械方式脱水后即为湿淀粉,湿淀粉外观汹涌洁白,结成块,不发酸,切面光滑;
(7)干燥:干燥时先将淀粉团块破碎,温度控制在40-60℃,干燥的淀粉含水量在20%以下,得原淀粉;
(8)调浆:原淀粉加水在调浆桶中进行调浆,淀粉浆液的浓度在35%-40%,温度为35-60℃;
(9)酸解:将调好的浆液加入稀盐酸用量为5%,接通加热和控温设备,使淀粉乳升温到35-36℃,恒温酸解4小时;
(10)回收酸液:把酸变性淀粉倒入不锈钢甩干机中,开机甩约20分钟,添加自来水,再甩5分钟,回收酸液;
(11)中和:用5%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含酸酸变性淀粉乳至pH6.0左右甩干;
(12)清水冲洗:用工艺水冲洗至洗出液无咸味止,甩干得酸变性粉湿粉;
(13)烘干:80℃下烘干,使含水量在12%以下,即得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中变性淀粉的制作工艺,其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兴安岭林格贝寒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兴安岭林格贝寒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8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