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9002.X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洪军辉;乡世健;曹思玮;阮世发;朱红霞;黄嘉维;陈活记;翁立冬;刘莉;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K9/20;A61K9/28;A61K9/48;A61P9/1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丹参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新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其处方为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其制备方法是将丹参加95%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5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浓缩液和适量的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333片,包薄膜衣,或者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上述方法中分别采用回流法和煎煮法提取丹参的有效成分,存在工艺繁琐、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能耗高、热敏性成分丹参酮IIa等在生产过程中降解损失严重从而使产品不符合质量规定等问题。
中国专利复方丹参片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2302548A)公开了一种复方丹参片的制备方法,采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提取丹参的有效成分,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能耗,利于环境保护和废渣利用,而且可以减少提取溶剂乙醇的用量,并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
中国专利复方丹参片制备工艺(公开号:CN101181350A)公开了一种复方丹参片制取新工艺,(1)取丹参加乙醇置于闪式提取器中提取5-20分钟,离心、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备用;(2)残渣加水置于闪式提取器中提取5-20分钟,离心,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2(6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丹参细粉;(3)将三七超微粉碎得二七超微粉;(4)将(1)中回收乙醇后的滤液、(2)中的丹参细粉、(3)中的三七超微粉和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片包衣即得。本发明中丹参提取过程采用组织破碎工艺不加热,所制得的复方丹参片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高,三七采用超微粉,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治疗效果好,能耗低。
但以上制备工艺中,对丹参均需要进行乙醇提取,因此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生产能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利用超微粉碎术,可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能耗,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可以不再用提取溶剂乙醇,并且可以使新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丹参440‐460份、三七135‐146份和冰片6‐1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丹参进行超微粉碎成超细粉体,得丹参粉体,备用;
(2)将三七粉碎成细粉或超细粉体,得三七粉体,备用;
(3)将丹参粉体、三七粉体采用干压制粒或湿法制粒制成颗粒;
(4)冰片研细,与步骤(3)所制得的颗粒混匀,压片,包薄膜衣或糖衣即得复
方丹参片剂,或者装入胶囊即得复方丹参胶囊。
所述步骤(1)的丹参超微粉碎后,超细粉体中90%或以上的颗粒粒径小于等于30μm;丹参超细粉体的堆密度为0.25‐0.40g/ml。
所述步骤(2)的三七粉体,为粉碎后的细粉或超微粉碎后的超细粉体,超细粉体中90%或以上的颗粒粒径小于等于30μm,三七超细粉体的堆密度为0.40‐0.60g/ml。
所述步骤(3)中的干压制粒的条件是:将丹参粉体、三七粉体混匀后加入1‐3%微粉硅胶混匀;干压环境温度20‐30℃,湿度为40‐60%,压力30‐50N。
所述步骤(3)中的湿法制粒的方法是:采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润湿剂,所采用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0~99%;丹参粉体和三七粉体与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0.4~0.6;制粒方式为常规挤压制粒。
所述步骤(3)湿法制粒后,颗粒干燥时干燥温度为5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原工艺相比,将丹参直接超微粉碎入药,不再用乙醇提取,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带来的能量消耗及环境污染。
(2)与原工艺相比,丹参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大幅提高。新的工艺与原工艺比,丹参酮的转移率由0.071%提高到0.392%,提高5.5倍;丹酚酸B的得率由4.618%提高到5.4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9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