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治疗和非诊断目的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3253T>C突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2025.6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管敏鑫;薛凌;郑斌娇;唐霄雯;林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3 | 分类号: | C12Q1/683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线粒体 trna sup leu uur 3253 突变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非治疗和非诊断目的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 3253T>C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蛋白酶K消化裂解蛋白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全基因组DNA;
(2)特异性PCR扩增及酶切:根据人类线粒体基因剑桥参考序列特异性设计一对引物3253F、3253R,该引物特异性的扩增含有3253位点的序列,然后利用专一性限制性内切酶BstEII 特异性的识别GGTNACC回文结构,3253位点碱基突变后,产生限制性内切酶 BstEII识别的回文结构,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BstEII识别的专一性,对样本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酶切;
(3)将酶切后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酶切后产生的DNA片段大小不同,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53位点是否发生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治疗和非诊断目的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3253T>C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基因组DNA从细胞、血液以及组织样本中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0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