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三通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4564.3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郑贤良;毛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29 | 分类号: | B21C37/29;B21D26/037;B21D26/041;B21D26/04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7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三通 制备 方法 | ||
一种弯管三通管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圆形管坯,根据成型零件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采用内高压成型技术直接将圆形管坯制成T型直三通;将T型直三通进行弯曲,即把已经成型的直三通零件放入模具型腔,闭合模具,成型为所需要的预成型零件;将预成型零件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加工应力;把退火后的弯曲三通管,放入内高压模具,进行内高压成型,使得零件外表面贴合模具型腔获得最终产品。具有弯曲处厚度减薄程度低、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曲管件胀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三通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中,因结构复杂,以往多采用拼焊工艺和铸造工艺。随着液压成型技术的兴起,直接成型的三通管大量投入应用。通过专门的内高压设备,可用管材直接成型三通管。在实际制作中,除了直三通外,还有弯管三通管,直三通可轴向同时补料,成型起来工艺稳定,成型出的三通厚度也较厚。而弯管三通,具体工艺流程为:下料——弯管——退火——第一次成型——退火——第二次成型;因此,该工艺需要先进行管材弯曲,在弯管的时候,弯曲部位的壁厚由于形变(拉伸)先已经减薄了20%左右,此时再进行三通的第一次成型则减薄位置就很容易受两端长度影响,成型的时候弯曲处的内角易起皱,成型的三通管壁厚往往很薄,导致最终弯曲处的厚度减薄达到 40%~50%,因此达不到使用要求,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弯曲处厚度减薄程度低、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弯管三通管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三通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下料:将圆形管坯,根据成型零件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
(2)成型直三通:采用内高压成型技术(液力成型)直接将步骤(1)的圆形管坯制成T型直三通,即采用液压成型技术将圆形管坯置于T型模具上,T型模具内设置有 T型型腔,T型型腔包括彼此相互垂直的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所述的圆形管坯置于横向通孔内,然后进行液压成型获得T型直三通管;
(3)弯管:将步骤(2)获得的T型直三通管的一端保持直管,另一端采用弯管机进行弯曲,弯曲部分的弯曲半径(即弯管中心轴线弯曲成的圆弧的半径)与弯管的管径 (半径)之比为1.3-1.6;然后把弯曲后的管置于整形模具中进行挤压,获得所需要的预成型零件(也就是说根据最终零件的结构形状对一端弯曲的管进行预压弯,避免后续弯管三通成型时,产生飞边等缺陷);
(4)退火:将步骤(3)获得预成型零件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加工应力;
(5)成型弯管三通:把退火后的弯曲三通管,放入内高压模具,进行内高压液压成型,使得零件外表面贴合模具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4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螺旋加强筋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量方形产品外形的通止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