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7639.3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莹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61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胶 混合液 剑麻 二次发酵液 半乳糖 发酵液 浓缩液 发酵 微生物发酵法 半乳糖醛酸 滤液浓缩 啤酒酵母 晾干 低污染 低消耗 水煮沸 酸处理 加水 乙醇 过滤 接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剑麻渣分为两份,向其中较少一份的剑麻渣中加水煮沸得第一混合液,另一份加水得第二混合液;步骤二、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半乳糖,接种啤酒酵母,发酵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加入到第二混合液中,发酵得到二次发酵液,期间补入半乳糖,将二次发酵液降温,得到混合液后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得浓缩液;步骤三、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然后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步骤四、将沉淀物晾干后,干燥,粉碎得到剑麻果胶。本发明中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果胶,提取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提取率高,不需进行热、酸处理,低消耗低污染,且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果胶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构成相邻细胞中间层粘结物,使植物组织细胞紧紧黏结在一起。果胶在食品工业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等,在医药行业具有抗菌、消炎、降糖降脂、吸附有毒金属离子等功能。全世界果胶年需求量近4.5万吨,目前我国每年约消耗果胶2000吨以上,其中80%从国外进口。
目前商品果胶的原料主要是从苹果、梨等果皮渣提取,也可以从西瓜皮、橘子皮、柚子皮等提取,但难于收集使得每年可用的原材料有限,中国剑麻产量居世界之首,剑麻纤维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废弃剑麻渣,而剑麻的果胶含量非常高,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利用废弃剑麻渣制备果胶既可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为果胶的生产寻找新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来源,显著提高剑麻产业的产品附加值。
国内生产果胶的工艺大多是酸法提取:在强酸、加热条件下破坏细胞壁中原果胶的结构,加水分解转变成水溶性果胶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再用乙醇沉淀果胶,最后干燥得产品。然而,果胶酸法生产工艺并不适合于从剑麻制备果胶,主要原因是:与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胶已部分降解不同,剑麻渣中果胶基本上未分解,用酸法提取的提取率很低且酸污染大,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提取剑麻果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果胶,提取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提取率高,不需进行热、酸处理,低消耗低污染,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更高,果胶质量更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剑麻果胶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0重量份的剑麻渣粉碎后,分为两份,一份为2~3重量份的剑麻渣,另一份为剩余的剑麻渣,向2~3重量份的剑麻渣中加入8~12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煮沸5~8min,冷却后得到第一混合液,向剩余的剑麻渣中加入40~6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煮沸8~15min,冷却后得到第二混合液;
步骤二、用柠檬酸调节第一混合液的pH为5~6后,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半乳糖,接种啤酒酵母,接种量为3%,加入的半乳糖与第一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00,在32~35℃发酵0.5~1.5h,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加入到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在32~35℃发酵4~5h,期间每隔1~2h补入一次半乳糖,将得到的二次发酵液按照3℃/min的降温速度降到0℃,并在0℃维持25~35min,期间不断搅拌,得到混合液后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为果胶含量达到6%以上的浓缩液;
步骤三、将浓缩液在0~4℃下静置20~30min后,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搅拌40~50min,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浓缩液的体积的2~3倍,然后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
步骤四、将沉淀物晾干后,干燥至沉淀物含水量不超过10%后取出,粉碎至过200目筛即得到剑麻果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莹,未经吴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