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7710.8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江;胡叶;何璐璐;王晓冬;任鹏;周航;侯佩臣;宋鹏;高权;陈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电极 生物 传感器 植株 活体 抗坏血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用微电极阵列构成微电极生物传感器,所述微电极阵列连接有信号采集模块和电化学工作站;
S2用微电极生物传感器测试抗坏血酸标准溶液,获取抗坏血酸浓度与电流信号关联的数学模型;
S3将微电极生物传感器插入待测的植株活体,获取植株活体对输入的电信号的响应,根据步骤S2的数学模型求得待测植株活体样品中抗坏血酸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阵列通过MEMS工艺设置在硅片基底上,硅片基底具有尖端部分,所述尖端部分上设置有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为L-半胱氨酸、纳米金、壳聚糖修饰的金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片基底的长度为4~6cm,尖端部分长度为3~20mm;硅片基底的厚度为0.5~2mm,硅片基底另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为:
1)配制10mmol/L的L-半胱氨酸溶液,将它滴在金电极表面,在室温、湿度100%下修饰15~20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电极;
2)将直径8~20nm纳米金溶胶滴涂在L-半胱氨酸修饰好的金电极上,在室温、湿度100%下修饰15~20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纳米金修饰的金电极;
3)将抗坏血酸氧化酶超声溶解在含50~80%壳聚糖溶液中,得浓度为0.1~2mol/L抗坏血酸氧化酶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滴涂在纳米金修饰好的金电极上,在2~5℃、湿度100%下修饰20~30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工作电极,储存在0℃~10℃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金电极进行修饰之前,先用金相砂纸打磨至光滑,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干净;将金电极置于0.5mol/L稀硫酸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扫描范围为-0.2~1.6V,得到典型的循环伏安谱图,证明电极表面干净;否则再次打磨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为:配制pH=7~8、浓度为0mmol/L和1~10mmol/L的一系列葡萄糖-磷酸缓冲溶液,使用微电极生物传感器进行循环伏安检测,电压范围为-0.2~1.0V,扫描速度为50~150mV/s,得到一组浓度与还原峰电流的关系曲线,制作微电极工作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获取微电极工作曲线后,用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进行校正,用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测得的工作曲线与微电极工作曲线偏差15%以内则说明微电极可正常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植株活体抗坏血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微电极生物传感器插入待测的植株活体,进行循环伏安检测,电压范围为-0.2~1.0V,扫描速度为50~150mV/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7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