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2286.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童军杰;黄赞;徐虎;钟碧良;方运惠;刘志军;蒲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航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8;F03B3/1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通道 同向 推动 涡轮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流通道部件(1)、泄流通道部件(3)、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2)和与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连接的发电机(14),所述进流通道部件(1)与泄流通道部件(2)为平行布置,两通道之间设有横流通道(17),所述的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设在横流通道(17)内,由进流通道部件(1)、泄流通道部件(3)的结构形成横流通道(17)内的单向高速水流,经过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驱动发电机14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2)包括出口导流锥(11)、进口导流锥(7)、导向叶片组(8)、涡轮动叶片组(9)、转轴(12),所述的转轴(12)一端依次与转出口导流锥(11)、导向叶片组(8)、涡轮动叶片组(9)、进口导流锥(7)连接,另一端穿过泄流通道部件(3)与发电机(14)连接,所述的转出口导流锥(11)、进口导流锥(7)、导向叶片组(8)、涡轮动叶片组(9)设在横流通道(17)内,由横流通道(17)内的单向高速水流,经过导向叶片组(8)结合涡轮动叶片组(9)转动从而带动转轴(12)驱动发电机(14)发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通道部件(1)包括减缩通道A、上导轨(5)、阀体(6)、下导轨(19)和缓冲框架(21),所述缓冲框架(21)、阀体(6)设在减缩通道A中,减缩通道A对应阀体(6)的位置设置上导轨(5)和下导轨(19),阀体(6)沿着导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通道部件(3)包括渐缩通道B,渐缩通道B中间对应横流通道(17)分别横向通道出口(22),由横向通道出口(22)为界形成渐缩通道B三(10)和渐缩通道B四(16),由渐缩通道B三(10)和渐缩通道B四(16)的对水流收缩作用,形成直流通道二(15)内形成负压,使横流通道(17)内流体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框架(21)是一种柔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缩通道A、渐缩通道B的进出两端口呈喇叭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通道B一侧对应转轴(12)贯穿设有油封(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航海学院,未经广州航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