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2286.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童军杰;黄赞;徐虎;钟碧良;方运惠;刘志军;蒲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航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8;F03B3/1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通道 同向 推动 涡轮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水流能发电装置及其部件,具体涉及双通道发电装置的进流通道、泄流通道和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及相互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水流能发电装置的种类繁多,其相关系统结构较复杂,体积庞大,涉及到对准流装置、储能器和间接驱动装置如液压或气动驱动马达等设备,效率较低;对准流装置需要调节桨叶角度和桨叶间距来对准水流。
对于近海或岛屿海岸附近区域,由于水流的特点为往返流动,当水流往返流动时都推动叶轮做功时,将提高水流输出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对于多数近海或岛屿海岸附近,水流速度小于2m/s,因此扩大海流速度将有效提高海流能发电设备的适用范围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极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并容易推广的双向水流能发电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并容易推广的双通道水流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流通道部件、泄流通道部件、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和与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连接的发电机,所述进流通道部件与泄流通道部件为平行布置,两通道之间设有横流通道,所述的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设在横流通道内,由进流通道部件、泄流通道部件的结构形成横流通道内的单向高速水流,经过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驱动发电机发电。
所述的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包括出口导流锥、进口导流锥、导向叶片组、涡轮动叶片组、转轴,所述的转轴一端依次与转出口导流锥、导向叶片组、涡轮动叶片组、进口导流锥连接,另一端穿过泄流通道部件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的转出口导流锥、进口导流锥、导向叶片组、涡轮动叶片组设在横流通道内,由横流通道内的单向高速水流,经过导向叶片组结合涡轮动叶片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驱动发电机发电。
所述进流通道部件包括减缩通道A、上导轨、阀体、下导轨和缓冲框架,所述缓冲框架、阀体设在减缩通道A中,减缩通道A对应阀体的位置设置上导轨和下导轨,阀体沿着导轨滑动。
所述泄流通道部件包括渐缩通道B,渐缩通道B中间对应横流通道设有横向通道出口,由横向通道出口为界形成渐缩通道B三和渐缩通道B四,由渐缩通道B三和渐缩通道B四的对水流收缩作用,形成直流通道二内形成负压,使横流通道内流体流出。
缓冲框架是一种柔性部件。
所述的减缩通道A、渐缩通道B的进入两端口呈喇叭形。
所述渐缩通道B一侧对应转轴贯穿设有轴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结构简单、高效并容易推广的双通道水流能发电装置,本发明较现有的发电装置的优点在于:
1.当往复水流进入从进流通道任一端进入进流通道时,由于水流推动阀体沿着导轨滑动到缓冲框,均形成了横向通道的单向水流,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发电;
2.双通道水流能发电装置,设计有横向通道,导向叶片组和涡轮动叶片组安装在横向通道中,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避免了复杂的对准水流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进流通道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泄流通道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进流通道部件;2、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泄流通道部件;4、渐缩通道A一;5、上导轨;6、阀体;7、进口导流锥;8、导向叶片组;9、涡轮动叶片组;10、渐缩通道B三;11、出口导流锥;12、转轴;13、轴封;14、发电机;15、直流通道二;16、渐缩通道B四;17、横流通道;18、渐缩通道A二;19、下导轨;20、直流通道一;21、缓冲框架;22、横流通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
一种新型双通道同向推动涡轮发电装置,包括进流通道部件1、泄流通道部件3、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2和与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连接的发电机14,所述进流通道部件1与泄流通道部件2为平行布置,两通道之间设有横流通道17,所述的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设在横流通道17内,由进流通道部件1、泄流通道部件3的结构形成横流通道17内的单向高速水流,经过同向推动涡轮做功部件3驱动发电机14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航海学院,未经广州航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