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大线能量焊接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0395.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柴锋;薛东妹;李丽;苏航;杨才福;王瑞珍;师仲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白海燕;龚颐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大线 能量 焊接 海洋 平台 钢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合金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大线能量焊接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平台是海洋资源开发工程中的标志性设备,是超大的焊接结构,海洋平台用钢作为工程用钢在保证海洋设施安全方面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海洋平台应用在波浪、海潮等复杂的海洋工程环境中,支撑重量超过数百吨的钻井设备,由于这些因素决定了海洋平台用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良好的焊接性、冷加工性、耐海水腐蚀特性。这些对于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提高海洋平台用钢的使用寿命以及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出于海洋平台用钢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性的考虑,现有的315~355MPa级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主要选用正火态交货。正火态交货的海洋平台用钢的碳含量及碳当量显著高于TMCP(热机械控制工艺)交货态,因此导致其焊接性下降,采用大线能量焊接时使热影响区韧性降低,通常采用小线能量(热输入≤50kJ/cm)的焊接方法(例如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虽然手工电弧焊工艺及焊后效果能达到海洋平台用钢的焊接要求,但其具有重污染、能耗大和低效率等缺点,而且会延长海洋平台的建造周期。
埋弧焊、气电立焊等大线能量焊接方法是采用机械化的焊接方法,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当其应用到海洋平台建设时,能够缩短平台的建设周期。随着大厚度海洋平台用钢使用量增加,采用大线能量焊接成为海洋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急需提高现有正火态315~355MPa级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的焊接性。
目前,主要通过第二相粒子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以及促进晶内铁素体和多边形铁素体形核技术来提高钢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热影响区的韧性,从而提高其焊接性,现有方法有很多但存在一些问题:
1)添加V、Ti、N微合金来提高钢焊接性能,第二相粒子主要为钛、钒的氮化物,但是目前公开的技术中均没有对V、Ti、N三者之间的配比进行控制,也没有提到通过一定的技术对钢中钛、钒的氮化物的析出粒子数量进行控制。
2)复合添加B和V,适量增加N,利用BN作为铁素体形核核心,增加铁素体含量,从而提高钢材的焊接性能,但是B经常偏聚于晶界,造成母材性能下降。
3)添加V、Ti、N微合金以外,复合添加B、Ca和Mg元素,除了B能够造成母材性能下降外,Ca和Mg的氧化物在液态析出时,析出氧化物粒子生长不受限制,形成的大颗粒夹杂物不仅起不到抑制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的作用,反而会使母材和热影响区韧性下降。因此,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很难控制。
上述现有可提高钢焊接性的方法均存在局限性,不能直接应用在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上。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大线能量焊接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正火态交货的海洋平台用钢板焊接性能差、不可采用大线能连焊接而现有提高钢焊接性能方法又有局限性从而导致海洋平台生产效率低、建造周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可大线能量焊接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其包括有:以质量百分数计,C:0.06~0.20%、Mn:0.5~2.0%、Si:0.10~0.50%、S:≤0.010%、P:≤0.020%、V:0.05~0.15%、N:0.007~0.020%、Ti:0.007~0.020%、Al:0.005~0.040%,Mg:0.0010~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Ti、V和N质量百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0.07V+0.29Ti≤N≤0.15V+0.29Ti;
钢板中富钒的(V,Ti)(C,N)和V(C,N)析出粒子个数不少于80%;
钢板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含量高于50%。
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可大线能量焊接的海洋平台用钢板的成分组成的限定理由进行说明,以下仅用%表示组成中的质量百分比。
碳:碳是保证正火态交货钢板强度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降低钢焊接性能的主要元素。碳含量低于0.06%,正火态钢板的强度难于保证;钢中随碳含量增加,焊接热影响区的硬脆组织含量增加,焊接热影响区韧性恶化,尤其是在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从保证焊接性能角度来讲,碳含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因此本发明钢种碳的含量控制在0.06~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钢铁研究总院;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0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