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1141.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奥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3/04 | 分类号: | E05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廖紫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控制 关门 延时 地弹簧 | ||
1.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缓冲装置(2),所述缓冲装置(2)设于壳体(1)内,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第一活塞(21),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油腔(3)和第二油腔(4),所述第一油腔(3)和第二油腔(4)分别位于缓冲装置(2)的两侧,所述壳体(1)设有主油路(5),所述第一油腔(3)和第二油腔(4)通过主油路(5)相连通,所述主油路(5)上设有调节阀(6),所述第一活塞(21)设有可控侧油路(7),所述可控侧油路(7)与主油路(5)相连通,所述主油路(5)包括第一回油道(53),所述主油路(5)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油口(55)和第四油口(56),所述调节阀(6)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关门延时阀(61)和第二关门延时阀(62);
当关门角度为90~25°时,所述第一油腔(3)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油口(55)、第四油口(56)、第一油道(53)、第一关门延时阀(61)和第二关门延时阀(62)流至第二油腔(4);
当关门角度为25~0°时,所述第二活塞(22)将第三油口(55)封闭,所述第一油腔(3)内的液压油经过第四油口(56)、第二关门延时阀(62)和第一油道(53)流至第二油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5)的一侧设有第一油口(51)和第二油口(52),所述第一活塞(21)开设有凹槽(211),所述第一油口(51)与第二油口(52)之间的距离大于凹槽(211)的长度,所述可控侧油路(7)通过凹槽(211)、第一油口(51)与主油路(5)相连通,或者通过凹槽(211)、第二油口(52)与主油路(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5)还包括第二回油道(54),开门时所述第二油腔(4)内的液压油流向第一油腔(3),关门时所述第一油腔(3)内的液压油流向第二油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6)还包括开门延时阀(63),所述第一关门延时阀(61)、第二关门延时阀(62)和开门延时阀(63)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关门延时阀(61)、第二关门延时阀(62)和开门延时阀(63)均设于第一回油道(53)上,所述第一油口(51)和第二油口(52)与第二回油道(54)相连通,所述第二关门延时阀(62)和开门延时阀(63)分别位于第一油口(51)的两侧,所述开门延时阀(63)位于第二油口(52)所在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侧油路(7)包括倾斜部(71),所述倾斜部(71)的一端与凹槽(211)的一端相平齐,所述倾斜部(71)与壳体(1)轴向的夹角为6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当开门角度为0~65°时,所述第二油腔(4)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回油道(54)和第一油口(51)流至第一油腔(3);
当开门角度为65~130°时,所述第二油腔(4)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二回油道(54)和第二油口(52)流至第一油腔(3),通过调节开门延时阀(63)控制液压油经过第二回油道(54)的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还包括第二活塞(22),所述第三油口(55)与第一关门延时阀(61)相连通,一端位于第一关门延时阀(61)处,所述第四油口(56)与第二关门延时阀(62)相连通,一端位于第二关门延时阀(62)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22)设有双溢流保险装置(8),所述双溢流保险装置(8)包括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路控制关门延时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还包括托板(23)、凸轮(24)、弹簧(25)和连杆(26),所述托板(23)、凸轮(24)、弹簧(25)和连杆(26)均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凸轮(24)安装在托板(23)上,带动托板(23)轴向运动,所述连杆(26)为两根,所述弹簧(25)套设在连杆(26)外侧,两个所述连杆(26)的一端均与托板(23)固定,其中一根连杆(26)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活塞(21)内,另一根连杆(26)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活塞(2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奥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奥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1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