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四驱车的粉尘循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2692.7 | 申请日: | 201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汇阁仕汽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驱车 粉尘 循环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四驱车的粉尘循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空调又称为空气调节器,空调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气流速度,进行处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设备,简称为“空调”。对于汽车而言,在车窗封闭行驶时,人们需要打开空调才能够获得舒适的温度,使得人们驾驶舒适,但是现有的车载空调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多,经常容易出现损坏,使得人们苦不堪言,而且对于汽车耗油量增大,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车载空调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多,经常容易出现损坏,使得人们苦不堪言,而且对于汽车耗油量增大,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四驱车的粉尘循环控制系统,该调节系统能够方便人们根据车内温度实现自由对温度的转换调节,方便而且快捷,能够快速将温度调节到人们需要的温度,并且减少了中间消耗,降低了汽车油耗,维护成本降低,解决了现有车载空调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多,经常容易出现损坏,使得人们苦不堪言,而且对于汽车耗油量增大,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四驱车的粉尘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有储液器,储液器连接有膨胀阀,膨胀阀连接有蒸发器和压力控制阀,蒸发器上设置有安装板,蒸发器和压力控制阀均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设置有送风机;所述冷凝器还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上设置有消音器和电磁离合器,消音器与压力控制阀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加热软管,加热软管的一端穿过安装板靠近送风机,另一端连接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连接有控制箱,且控制箱同时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电磁离合器与电加热器连接。
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设置有高压气体管道,高压气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和压缩机连接。
所述消音器和压力控制阀之间设置有低压气体管道,低压气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消音器和压力控制阀连接。
所述储液器和膨胀阀之间设置有高压液体管,高压液体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器和膨胀阀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调节系统能够方便人们根据车内温度实现自由对温度的转换调节,方便而且快捷,能够快速将温度调节到人们需要的温度,并且减少了中间消耗,降低了汽车油耗,维护成本降低,解决了现有车载空调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多,经常容易出现损坏,使得人们苦不堪言,而且对于汽车耗油量增大,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储液器;2—高压液体管;3—膨胀阀;4—蒸发器;5—安装板;6—送风机;7—低压气体管道;8—压力控制阀;9—消音器;10—电磁离合器;11—压缩机;12—高压气体管道;13—冷凝器;14—电加热器;15—加热软管;16—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汇阁仕汽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汇阁仕汽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2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进行温度调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