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55062.5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纪淑红;叶继根;周兴茂;刘天宇;黄磊;傅秀娟;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油 油层 岩芯 主控因素 定量分析 归类 取芯 主客观因素 静态资料 影响平面 油层平面 归位 有效地 层间 沉积 地层 井区 工作量 解剖 统计 应用 | ||
1.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每个岩芯的水洗数据,确定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的状况;
按照地层深度将每个岩芯归位各油层上,确定各油层的剩余油的状况;
以取芯井为中心,建立取芯解剖井区;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平面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平面主控因素包括取芯解剖井区中注水井的有无、油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和注水井与取芯井的井距;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间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间主控因素包括油层间注采的差异和注采启动压差;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内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内主控因素包括取芯解剖井区中同一油层内砂体的注采对应情况,同一油层内各砂体的韵律性,同一油层内包含的夹层和纹理,和同一油层内同一韵律段内的渗透率物性差异;
根据每个岩芯所属的油层类型或沉积类型的不同,对岩芯的厚度进行归类统计,并对具有不同的剩余油主控因素的岩芯厚度及所占比例进行归类统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平面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具体包括:
根据各油层的射孔油水井井位图,确定取芯解剖井区中注水井的有无;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注水井的有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含量的影响;
根据取芯井所在的各油层沉积微相、小层平面图、砂体厚度图、孔隙度等值线图、渗透率等值线图、饱和度等值线图及油层内单砂体的连通状况,确定各油层平面的非均质性;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各油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确定注水井与取芯井的距离;
根据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的含量,判断注水井与取芯井的井距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含量的影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间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具体包括:
根据各油层射孔油水井的产液数据和吸水数据,确定取芯解剖井区中各油层间注采的差异;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各油层间注采的差异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当取芯处位于各油层注采连线流动范围内,且注水井和采油井无吸水、产液数据时,根据注水井与取芯井的距离、平均渗透率及启动压力梯度,估算注采启动压差,判断注采启动压差的大小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的影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内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具体包括:
判断取芯解剖井区中同一油层内砂体的注采对应情况;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和取芯解剖井区中同一油层内砂体的注采对应情况,判断取芯解剖井区中同一油层内砂体的注采对应情况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判断同一油层内各砂体的韵律性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判断油层内夹层和纹理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判断油层内同一韵律段内的渗透率物性差异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50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