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55062.5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纪淑红;叶继根;周兴茂;刘天宇;黄磊;傅秀娟;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油 油层 岩芯 主控因素 定量分析 归类 取芯 主客观因素 静态资料 影响平面 油层平面 归位 有效地 层间 沉积 地层 井区 工作量 解剖 统计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每个岩芯的水洗数据,确定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的状况;按照地层深度将每个岩芯归位各油层上,确定各油层的剩余油的状况;以取芯井为中心,建立取芯解剖井区;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平面主控因素、油层间主控因素和油层内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根据每个岩芯所属的油层类型或沉积类型的不同,对岩芯的厚度进行归类统计,并对具有不同的剩余油主控因素的岩芯厚度及所占比例进行归类统计。本发明综合应用了动静态资料,减少了工作量,简单有效地厘清影响平面、层间、层内剩余油的主客观因素及成因,评价了各类剩余油的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剩余油主要指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一般包括驱油剂波及不到的死油区内的原油及驱油剂(注水)波及到了但仍驱不出来的残余油两部分。剩余油的多少取决于地质条件、原油性质、驱油剂种类、开发井网以及开采工艺技术。
对剩余油分布预测与监测是不同开发阶段油田逐步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依据,传统的研究比较偏重静态描述,利用原始地层参数,建立概念模型和静态模型。即使采用各种动态监测方法描述剩余油分布,各种方法的使用也相对单一、独立,如采用密闭取芯井、产吸液剖面测试、水淹测井评价油层间剩余油的潜力;如采用示踪剂测试、测井等来评价油层平面剩余油的潜力;如采用物质平衡、水驱曲线、递减等方法来评价油藏的动用状况。上述方法对剩余油的预测,使用的技术资料和手段相对单一,只能宏观评价油层间或平面非均质影响的单一类型的剩余油,对剩余油的成因缺少主控因素的定量评价。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高度分散,精细的剩余油预测已成为技术发展趋势,虽然目前较为先进的改进水淹层测井、精细油藏描述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重视动静态资料的相结合,使剩余油对象表征得更加精细,但在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需要的动静态资料复杂众多,工作量庞大,层内、层间非均质性与水淹状况的复杂性以及多相流体的交互分布,已影响到仪器、设备识别的准确性和工艺技术的有效性,其资料的齐全和准确已制约了剩余油精细预测的精度和结果。
特别是高含水阶段层内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常规提高波及体积技术手段的有效性明显降低,层内矛盾已成为高含水油田有效开发的瓶颈,当务之急是认识清楚层内剩余油的主控因素及比例,为层内挖潜提供依据,目前缺乏有效的层内剩余油预测定量评价技术,急需攻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层剩余油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充分应用动静态资料,减少了工作量,提供了有效的层内剩余油预测定量评价技术。该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岩芯的水洗数据,确定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的状况;
按照地层深度将每个岩芯归位各油层上,确定各油层的剩余油的状况;
以取芯井为中心,建立取芯解剖井区;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平面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平面主控因素包括取芯解剖井区中注水井的有无、油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和注水井与取芯井的井距;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间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间主控因素包括油层间注采的差异和注采启动压差;
根据各油层的剩余油状况,判断油层内主控因素对每个岩芯中剩余油状况的影响,确定每个岩芯的剩余油主控因素;所述油层内主控因素包括取芯解剖井区中同一油层内砂体的注采对应情况,同一油层内各砂体的韵律性,同一油层内包含的夹层和纹理,和同一油层内同一韵律段内的渗透率物性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5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