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6283.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徐帆;高峰;张振;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01 | 分类号: | B60N2/01;B60N2/1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式 新概念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概念车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空间布局、操控性能、驾乘舒适性等方面越来越完善;迄今,小车普遍采用单层式设计,基本没有双层汽车。采用单层设计的汽车,由于驾驶员座位所处的高度较低,往往带来诸多不便,例如视野较窄,驾驶的盲区较多,这往往是一些交通事故的诱因。同时,对于大部分汽车来讲,其内部座椅往往只能进行前后位置以及仰角的调节,并不能旋转,使得内部人员的交流往往比较吃力,如需在行车过程中进行会议便很不方便;同时也不可能在车内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如果长时间旅行,乘坐人员便会觉得枯燥乏味。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发明拟采用1+4双层式的汽车设计,一个驾驶员位于第二层即上层,四个乘客位于第一层即下层。不仅解决驾驶员驾驶视野不好、盲区多和防干扰的问题,同时满足了乘客在路途中交流和娱乐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增加驾驶员视野、乘客舒适性、驾驶安全性,又能拥有会议、娱乐等功能的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的结构特点是:所述新概念汽车包含“1+4”式的结构、驾驶舱盖自动打开机构、前盖自动打开机构、双人座可调速自动旋转机构和单人座可调速自动旋转机构。
本发明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1+4”式的结构为两层式设计,第一层为乘客舱,第二层为驾驶舱;动力系统位于汽车尾部,转向系统位于汽车前部;座椅形式为“1+4”式布置,“1+4”式中的1即为驾驶员座椅数,位于第二层的驾驶舱,座椅采用旋转式设计,可自动旋转;4即为乘客座椅数,位于第一层的乘客舱,分前后两排,各2个座椅;所述乘客舱的后排2个座椅采用固定式设计,前排2个座椅采用旋转式设计,可以自动旋转。
本发明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驾驶舱盖自动打开机构由驾驶舱盖、推杆、竖直滑块、竖直轨道、输出导杆、中间导杆、输入导杆、横向滑块、横向轨道和气缸组成;所述驾驶舱盖与推杆铰接;所述竖直轨道和横向轨道安装在车上,固定不动;所述竖直滑块和横向滑块分别安装在竖直轨道和横向轨道上,可以相应的作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所述中间导杆一端固定,另一端分别与输出导杆、输入导杆铰接,输出导杆、输入导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竖直滑块和横向滑块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横向滑块固联在一起,气缸的运动为所述驾驶舱盖自动打开机构提供动力。
本发明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前盖自动打开机构由左舱盖齿轮轴、前盖齿轮轴、右舱盖齿轮轴、左舱盖、前盖和右舱盖组成;所述左舱盖齿轮轴和右舱盖齿轮轴端部各固联锥齿轮,左舱盖齿轮轴和右舱盖齿轮轴端部的锥齿轮与前盖齿轮轴两端的齿轮啮合;所述左舱盖齿轮轴与左舱盖固联,前盖齿轮轴与前盖固联,右舱盖齿轮轴与右舱盖固联。
本发明一加四式新概念汽车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双人座可调速自动旋转机构由电机Ⅰ、输入轴、传动轴、离合器Ⅰ、离合器衔铁Ⅰ、中间轴、齿轮轴Ⅰ、离合器Ⅱ、离合器衔铁Ⅱ、箱体Ⅰ、行星齿轮Ⅰ、带式制动器Ⅰ、内齿圈Ⅰ、箱体盖Ⅰ、行星架Ⅰ和乘客舱座椅组成;所述电机Ⅰ左右两侧机构相同,呈对称布局;所述输入轴与电机Ⅰ通过花键连接,为所述双人座可调速自动旋转机构提供动力;所述输入轴端部的锥齿轮与传动轴端部的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与离合器Ⅰ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中间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一端与离合器衔铁Ⅰ通过花键连接,另一端固联有锥齿轮,且与齿轮轴Ⅰ端部锥齿轮啮合;所述齿轮轴Ⅰ通过轴承定位,安装在箱体Ⅰ上,并与离合器Ⅱ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行星齿轮Ⅰ通过轴承、销等安装在行星架Ⅰ上,且行星齿轮Ⅰ分别与齿轮轴Ⅰ上的齿轮、内齿圈Ⅰ啮合;所述带式制动器Ⅰ安装在箱体Ⅰ和内齿圈Ⅰ之间,对内齿圈Ⅰ进行制动;所述行星架Ⅰ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轴Ⅰ上,一端与离合器衔铁Ⅱ通过花键连接,另外一端与乘客舱座椅固联;所述行星架Ⅰ的转向、转速即为乘客舱座椅的转向、转速;通过以行星齿轮Ⅰ、内齿圈Ⅰ、行星架Ⅰ和齿轮轴Ⅰ组成的行星齿轮组为基础,在离合器Ⅰ与带式制动器Ⅰ的组合作用下,可实现乘客舱座椅的两级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6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号控制式离合器系统
- 下一篇:门架型平交道口移动式电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