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1898.4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按鲜茶果粒径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和一与所述分级装置配合将分级后茶果分别剥壳的剥壳装置,所述剥壳装置下方设有一用于将茶籽和果皮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剥壳装置通过一料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茶籽出料口和一果皮出料口,所述茶籽出料口与一用于将茶籽烘干的干燥装置连接;
所述分级装置包括一主动轴和一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均匀布置多个主动轮,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一一对应的从动轮,每个从动轮均通过一皮带与一主动轮驱动连接,相邻两个皮带之间形成有鲜茶果通过的间隙,且相邻两个主动轮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从动轮之间的间距,使所述间隙沿鲜茶果运动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皮带上方靠近从动轮一端设有一下料斗,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设有多个分级导料板;
所述剥壳装置包括多个与所述分级导料板一一对应的剥壳机,所述剥壳机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倾斜设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辊压板,与所述辊压板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多个刀轴,每个刀轴均与所述辊压板之间形成有鲜茶果辊压通过的缝隙;其中,多个所述刀轴与辊压板之间的距离沿鲜茶果运动方向递减,且每个刀轴上均沿轴向布置有螺旋辊压体;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滚筒筛,所述滚筒筛一端与所述漏斗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果皮出料口连接,所述茶籽出料口设于壳体下端;
所述干燥装置为一茶籽烘干机;
所述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还包括一螺旋推进器和一提升机,所述螺旋推进器一端与茶籽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机下端连接,所述提升机上端与所述茶籽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旋辊压体外缘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辊压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进料口与所述茶籽烘干机的出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壳机还包括一用于调节辊压板与刀轴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对称设于辊压板上的两个支撑轴、及与所述支撑轴螺纹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母,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对称设有水平布置的条形孔,所述支撑轴能够通过第一调节螺母调节其固定于所述条形孔内的位置;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相对辊压板平行设置的调节杆,及一端连接于所述辊压板上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另一端穿过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并通过第二调节螺母固定于调节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包括两个从动刀轴和设于两个从动刀轴之间的主动刀轴,所述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上分别设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与辅助齿轮啮合实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同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剥壳机设置为同轴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板相对竖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籽烘干机包括第一烘干机和第二烘干机,所述提升机包括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下端与螺旋推进器连接、上端与第一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机下端与第一烘干机出料口连接、上端与第二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烘干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筛的进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18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油机
- 下一篇:一种胶体抑制功能的变压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