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1898.4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属于茶籽前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按鲜茶果粒径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与分级装置配合将分级后鲜茶果进行剥壳的剥壳装置;剥壳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将茶籽和果皮分离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与剥壳装置通过料斗连接,分离装置包括茶籽出料口和果皮出料口,茶籽出料口与用于将茶籽烘干的干燥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分级装置、剥壳装置、分离装置、干燥装置的依次连接,形成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并分别对鲜茶果按粒径进行分级处理、剥壳处理、籽壳分离处理、干燥处理,实现由鲜茶果到干茶籽的自动化前处理,极大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投入和劳动强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极大地提升了茶籽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籽前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茶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由茶籽压榨制得的茶籽油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榨油前要将鲜茶果处理成干茶籽就比较费事。现有方法是先将鲜茶果堆沤几天,再摊放在晒场上通过风吹日晒从而让鲜茶果皮开裂,再人工分拣出茶籽然后继续晒干。这种依靠风吹日晒再人工分拣茶籽晒干的方法效率低下、处理时间长、人工消耗多、劳动强度大,遇上连续阴雨天气茶籽还容易霉变,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目前市面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鲜茶果剥壳机,但是其剥壳效率低下,茶籽破碎率高,还存在部分鲜茶果漏剥的状况,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要求, 并且并没有将剥出的茶籽马上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干茶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可一次性将鲜茶果进行分级剥壳、干燥、籽壳分离等处理,处理效率高,操作人员需求量少,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升料茶籽品质。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一按鲜茶果粒径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和一与所述分级装置配合将分级后鲜茶果分别剥壳的剥壳装置,所述剥壳装置下方设有一用于将茶籽和果皮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剥壳装置通过一料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茶籽出料口和一果皮出料口,所述茶籽出料口与一用于将茶籽烘干的干燥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级装置包括一主动轴和一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均匀布置多个主动轮,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一一对应的从动轮,每个从动轮均通过一皮带与一主动轮驱动连接,相邻两个皮带之间形成有利于鲜茶果通过的间隙,且相邻两个主动轮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从动轮之间的间距,使所述间隙沿鲜茶果运动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皮带上方靠近从动轮一端设有一下料斗,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设有多个分级导料板;
所述剥壳装置包括多个与所述分级导料板一一对应的剥壳机,所述剥壳机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倾斜设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辊压板,与所述辊压板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多个刀轴,每个刀轴均与所述辊压板之间形成有鲜茶果辊压通过的缝隙;其中,多个所述刀轴与辊压板之间的距离沿鲜茶果运动方向递减,且每个刀轴上均沿轴向布置有螺旋辊压体;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滚筒筛,所述滚筒筛一端与所述漏斗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果皮出料口连接,所述茶籽出料口设于壳体下端;
所述干燥装置为一茶籽烘干机。
优选的,所述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还包括一螺旋推进器和一提升机,所述螺旋推进器一端与茶籽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机下端连接,所述提升机上端与所述茶籽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进料口与所述茶籽烘干机的出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1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油机
- 下一篇:一种胶体抑制功能的变压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