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及使用该材料的电解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6772.6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信瑞达石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25B11/02;C25B11/14;C25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板超硬碳 材料 制备 工艺 使用 | ||
1.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1:原料:准备65份质量的沥青焦和35份质量的环氧树脂粘结剂,所述沥青焦的
水分:≤1.0%;灰分:≤0.3%;挥发分:≤1.0%;
步骤2:中碎:取步骤1中准备的沥青焦放入粗碎机中粉碎,控制沥青焦粒的直径为0.5-1.0mm;
步骤3:细碎:将步骤2中得到的沥青焦放置在中碎机中粉粹,控制沥青焦粒的直径为0.1-0.3mm;
步骤4:一次磨粉:将步骤3中得到的沥青焦通过磨粉机磨粉细化,并且控制粉末粒径为8-12微米;
步骤5:二次磨粉:将步骤4中得到的粉末再次通过磨粉机磨粉细化,并且控制粉末粒径为1-2微米;
步骤6:干混:将步骤5的粉末与步骤1中准备的环氧树脂粘接剂放入到混捏锅中制备糊料,并且控制搅拌器的温度在160-180℃,进行搅拌60min;
步骤7:压制:将步骤6制得的糊料放入模具内压制成型,并且控制接触压力在0.25-0.5MPa,同时用振动器进行振动;
步骤8:一次焙烧: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依次升温到200℃、400℃、800℃直到1100℃,加热30-40天;
步骤9:一次浸渍:将步骤8中得到的物料浸渍到中温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并以50℃/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300℃;
步骤10:二次焙烧: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依次升温到200℃、400℃、800℃直到1100℃,加热30-40天;
步骤11:二次浸渍:将步骤8中得到的物料浸渍到中温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并以50℃/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300℃;
步骤12:三次焙烧: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以100℃/h的温升速度升温至1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粘结剂采用酚醛柄脂或者丁氰橡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粘结剂击穿电压>35kV/mm体积电阻>1015Ω.cm介电常数3~4(50Hz)抗电弧100~14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和步骤10中温升速度为100-200℃/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温升200℃后保温8-10天,达到400℃后保温8-10天,达到800℃后保温8-10天,达到1100℃后保温8-10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板超硬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硬碳材料抗折强度70MPa,抗压120MPa、体积密度1.94-1.21g/cm3、电阻率≤10μΩm。
7.一种使用超硬碳材料的电解板,它包括电解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板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有电极孔,所述的电极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电极孔通过螺纹连接有电极,所述的电极的上端设置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下部设置有弹性垫片,连接件的上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超硬碳材料的电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与电极一体成型,并且连接件与电极的材质均采用的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超硬碳材料的电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的直径小于连接件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超硬碳材料的电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纹的公称直径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信瑞达石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信瑞达石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67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家具制作的木材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保温砌块全场自动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