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8297.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1/04 | 分类号: | C08B31/04;C08B3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薯 淀粉 代替 马铃薯 制备 变性 及其 生产工艺 | ||
1.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0.5-2份
水杨基磷酸酯0.5-2份
N-苯酰磷酸铵0.5-2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1.8-2.3份
硫酸氢钠0.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1份
水杨基磷酸酯1份
N-苯酰磷酸铵1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2份
硫酸氢钠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1.5份
水杨基磷酸酯1.5份
N-苯酰磷酸铵1.5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2.2份
硫酸氢钠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0.2%,水分为12-14%,酸度为12-18,细度为99-99.8%,白度为85-88%,粘度为600-800BU,磷含量为0.01-0.0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将木薯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木薯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加入稀烧碱调节pH为10.8-11.0,保温35-45℃;
步骤(2)、加入N-磷酰基-N-甲基咪唑、水杨基磷酸酯和N-苯酰磷酸铵,反应4-6小时;
步骤(3)、降温35-36℃,加入稀酸调pH为10.2-10.5,然后加入醋酸乙烯混合液,反应1-3小时;
步骤(4)、加入硫酸氢钠、稀酸调pH为5.6-5.8,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木薯变性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醋酸乙烯混合液由醋酸乙烯和丁二酸酐以质量比为95-105:4-6的比例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稀烧碱的质量浓度为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稀酸是浓度为10%的盐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得的木薯变性淀粉为糊液冻融后的有流动性木薯变性淀粉,其吸水膨胀性系数为1000-1300,5%BU粘度为1600-1890,糊化温度为60.9-65.8,白度为90-94,磷酸含量为0.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2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