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8297.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1/04 | 分类号: | C08B31/04;C08B3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薯 淀粉 代替 马铃薯 制备 变性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马铃薯营养丰富,鲜马铃薯块茎含2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2%左右的蛋白质及1%左右的无机盐及丰富的维生素C(40mg/100g),是一种营养成分较全面的食物资源。马铃薯淀粉品质优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化工业等。然而马铃薯淀粉的原料价格较高,目前市场上马铃薯淀粉的单价是7000-9000元/吨,价格较高,造纸行业中通常需要在纸浆当中添加淀粉进行纸张抄造,这就增加了造纸行业的加工成本,马铃薯淀粉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局限性。
市面上的木薯淀粉的单价是2000-4000元/吨,淀粉价格较低,但是现有的木薯淀粉质量较差,无法达到马铃薯淀粉的保水性、粘度和抗老化性能,应用也受到局限。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木薯淀粉的保水性、粘度和抗老化性能,以替代马铃薯淀粉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及其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简单成熟,生产成本低,制得的木薯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粘度和抗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0.5-2份
水杨基磷酸酯0.5-2份
N-苯酰磷酸铵0.5-2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1.8-2.3份
硫酸氢钠0.8-1.5份。
优选地,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1份
水杨基磷酸酯1份
N-苯酰磷酸铵1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2份
硫酸氢钠1份。
更优选地,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木薯淀粉100份
N-磷酰基-N-甲基咪唑1.5份
水杨基磷酸酯1.5份
N-苯酰磷酸铵1.5份
醋酸乙烯混合液2.2份
硫酸氢钠1.2份。
其中,所述木薯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0.2%,水分为12-14%,酸度为12-18,细度为99-99.8%,白度为85-88%,粘度为600-800BU,磷含量为0.01-0.03%。传统马铃薯淀粉的磷含量为0.08%,本发明的变性反应使木薯淀粉中结合磷的含量达到或超过马铃薯淀粉中的磷含量,变性反应后磷含量为0.1-0.12%,提升变性淀粉糊液的高粘性和高透明度。磷含量为大于0.12%,会增大淀粉糊液的离水力,淀粉易老化;磷含量小于0.1%,则降低淀粉粘度和透明度;本发明的木薯淀粉变性反应后的磷含量为0.1-0.12%,确保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较适中,保水性强,流动性强,不易老化,粘度高,透明度高,制得的变性淀粉的稳定性好。
用木薯淀粉代替马铃薯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将木薯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木薯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加入稀烧碱调节pH为10.8-11.0,保温35-45℃;淀粉在水溶液中,需要调浆21-22波美进行反应,浓度高,设备无法运转,浓度低,降低反应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步骤(2)、加入N-磷酰基-N-甲基咪唑、水杨基磷酸酯和N-苯酰磷酸铵,反应4-6小时;木薯淀粉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变性反应,生产淀粉磷酸酯,增加木薯淀粉中的磷含量。
步骤(3)、降温35-36℃,加入稀酸调pH为10.2-10.5,然后加入醋酸乙烯混合液,反应1-3小时;
在35-36℃的温度条件下,醋酸乙烯混合液与淀粉的反应效率高,在pH为10.2-10.5的条件下加入醋酸乙烯,反应易控制,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步骤(4)、加入硫酸氢钠、稀酸调pH为5.6-5.8,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木薯变性淀粉。
加入硫酸氢钠后,淀粉浆洗涤干燥后,成品粉无异味。若将硫酸氢钠替换成硫酸钠无此作用。调节pH为5.6-5.8,作用是洗涤干燥后使成品粉为中性,便于后续使用,制得的变性淀粉稳定性高,有利于延长保质期。
其中,所述步骤(3)中,醋酸乙烯混合液由醋酸乙烯和丁二酸酐以质量比为95-105:4-6的比例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