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0633.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越;马煜林;刘春明;古金涛;屈光;倪楠;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型超超 临界 机组 用钢原 奥氏体 显示 方法 | ||
1.一种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试样进行研磨—抛光,直至表面光亮,然后选取化学腐蚀剂进行预先化学腐蚀,再选取电解液对试样施加电解电压进行电解浸蚀,最后结合清水机械抛光方法,以最终清晰地显示原奥氏体晶粒晶界;
所述化学腐蚀剂为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电解液为稀硫酸;
所述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的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含C:0.10~0.14;Si:0.20~0.40;Mn:0.40~1.20;Co:0.5~3.5;P:≤0.020;S:≤0.010;Cr:8.50~10.50;Mo:1.40~1.60;V:0.18~0.25;N:0.015~0.03;Ni:0.1~0.3;Nb:0.05~0.08;Al≤0.02;B≤0.03;Fe:余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化学腐蚀的时间为60~120s,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经酒精冲洗吹干。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是质量分数为4~8%的稀硫酸水溶液,电解浸蚀电压为10~20V,电流密度为0.8~1.6A/cm2,电解浸蚀的时间为120~240s。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是质量分数为6~6.5%的稀硫酸水溶液,电解浸蚀电压为15~17V,电流密度为1.2~1.5A/cm2,电解浸蚀的时间为150~200s。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研磨—抛光
取含Co型超超临界机组用钢试样,将试样的待显示原奥氏体晶界面磨平后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至无划痕后经酒精冲洗吹干即可;
2)预先化学腐蚀
在抛光好的试样表面上覆盖饱和苦味酸水溶液,静置60~120s,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经酒精冲洗吹干;
3)电解浸蚀
采用配置直流电流表和滑动电阻器的直流电压可控装置,将试样作为阳极,选择不锈钢薄片作为阴极,同时放入质量分数为4~8%的稀硫酸水溶液中;试样经预先化学腐蚀面正对着阴极不锈钢薄片,调节输出电压至10~20V,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密度达到0.8~1.6A/cm2,保持通电时间为120~240s,使试样待显示原奥氏体晶界面由光亮变成灰暗;
4)机械抛光:将电解浸蚀后的试样置于转速为100~150转/分的抛光盘上,进行机械抛光2~4次;此时不再使用任何抛光膏,仅采用水作为润滑剂,并在每次抛光后把试样放到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直至试样的原奥氏体晶粒晶界完全显示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6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