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干扰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2055.4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刚;苏贵东;赵晓辉;黄晓山;刘学林;路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0 | 分类号: | H01L21/70;H01L23/6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混合 集成电路 集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具体来说,涉及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更进一步来说,涉及抗干扰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技术背景
原有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技术中,先将厚膜陶瓷基片装贴在金属管基上,再将半导体芯片、片式元器件直接装贴在厚膜基片上,再采用键合丝(金丝或硅铝丝)进行芯片与基片的引线键合,基片和管脚的引线键合,完成整个电器连接,最后在高真空、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等特定的气氛中将金属管基和金属管帽(或陶瓷管基和陶瓷管帽)进行密封而成。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高频或电磁干扰的环境中,金属能有效地屏蔽低频、中频和部分高频干扰的影响,当频率继续增高时,金属的屏蔽作用就会变差。相反,陶瓷对低频、中频没有屏蔽能力,但对高频有良好的屏蔽能力。因此,采用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均不能满足从低频、中频到高频全频段的屏蔽要求。导致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在要求抗干扰的环境中使用时,需要在使用系统中增加大量的屏蔽措施,给使用造成诸多不便,不利于装备系统的小型化、集成化和轻便化。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专利以及专利申请件有十余件,如2011104461041号《高集成高可靠工作温度可控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2012105301453号《一种用于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成膜工艺》、ZL2012103961942号《高灵敏温控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ZL2012105353566号《三维集成功率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ZL201210535366X号《一种高集成度功率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2012105373165号《改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同质键合系统质量一致性的方法》等。迄今为止,尚无抗干扰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专利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抗干扰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方法,将金属和陶瓷的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从低频到高频的电磁屏蔽,增加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为实现上述的目标,发明人将金属与陶瓷的复合材料用作封装外壳的管基和管帽材料,以满足从低频、中频到高频全频段的屏蔽要求,提供的集成方法是:在预先烧结成型的陶瓷管基、陶瓷管帽的外表面,采用涂覆金属浆料烧结或化学电镀的方式生长所需金属层,再进行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和片式元器件的装贴、引线键合和封帽;这样,管基和管帽将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二者有机结合,即实现从低频到高频的电磁屏蔽,使封装内外电磁环境达到良好的隔离,从而实现提高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上述方法中,所述管帽金属层和管基金属层的金属是铬和金。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从低频到高频的电磁屏蔽,使封装内外电磁环境达到良好的隔离,提升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②陶瓷高温烧结成型与金属层成型的工艺兼容性;③提高装备系统的可靠性;④可扩展到其他电路模块的电磁屏蔽。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电子、通讯、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特别适用于装备系统小型化、高频、高可靠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管基示意图,图2为原有管帽示意图,图3为原有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管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示意图。
图中,1为金属管基,2为金属底座,3为金属管脚,4为金属管帽,5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6为键合丝,7为厚膜电阻,8为厚膜导带/键合区,9为厚膜陶瓷基片背面金属层,10为厚膜陶瓷基片,11为管帽陶瓷基体,12为管帽外表面金属镀层,13为管基陶瓷基体,14为管基外表面金属镀层,15为片式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为本发明的抗干扰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集成工艺:
(1)陶瓷管基、陶瓷管帽、镀层材料的准备;
(2)在陶瓷管基、陶瓷管帽的外表面化学镀铬;
(3)在陶瓷管基、陶瓷管帽的外表面电镀金;
(4)电镀后陶瓷管基、陶瓷管帽的清洗与烘干;
(5)基片清洗与烘干;
(6)在基片正面按设计图形要求进行厚膜导体浆料的印刷与烘干(150℃、10min);
(7)在基片背面进行厚膜导体浆料的印刷与烘干(150℃、10min)
(8)在基片正面按设计图形要求进行厚膜电阻浆料的印刷和烘干(150℃、10min);
(9)成膜烧结(850℃、10min,总时间35min);
(10)调整电阻(激光调阻);
(11)参数及功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2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