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3525.9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姜成敏;朴哲孝;李载成;郑振镐;吴秉沃;吴光浩;肖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认知控管株式会社;天津认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8 | 分类号: | F01M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分离器 | ||
1.一种内燃机用分离器,作为在由内燃机的冲程生成的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并且具有流入漏气的流入口及排出漏气的排出口;
回流诱导手段,诱导流入到所述管道的流入口的漏气回流,进而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
碰撞分离手段,设置在所述回流诱导手段的下流侧,并由与漏气的碰撞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及
排油口,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管道排出口的底面,并排出在漏气中分离的蒸发机油,
所述碰撞分离手段,包括:
碰撞分离盖,在其一面具有多个流入喷嘴,
碰撞分离外壳,形成碰撞分离腔室,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与所述碰撞分离盖结合并通过碰撞通过所述流入喷嘴流入的漏气以分离蒸发机油,
所述碰撞分离外壳配置有形成插入于所述流入喷嘴的湍流管的壁体,
所述湍流管沿着其外径形成多个贯通孔,并通过所述贯通孔使漏气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管为,
外径形成小于形成在所述碰撞分离盖的流入喷嘴的内径,在所述流入喷嘴与湍流管之间形成流动漏气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管为,在其外径形成间隔器,保持所述湍流管的外径与所述流入喷嘴的内径之间形成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器形成倾斜,所述倾斜从所述流入喷嘴的入口越向后方越远离所述湍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在其内部配置有使漏气通过的多孔性材质的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
在所述碰撞分离外壳内中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而成,所述碰撞空间及分离空间通过疏通开口进行疏通,
所述过滤器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的所述过滤器为,
为使其从所述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隔离,在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形成凸起来支撑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认知控管株式会社;天津认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认知控管株式会社;天津认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35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