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4256.8 | 申请日: | 2015-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娟 |
主分类号: | C07F9/6568 | 分类号: | C07F9/6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磷杂芳 环化 催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芳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化合物之中,例如苯环、吡啶环、呋喃环等等。其中,含磷杂芳环化合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芳族化合物之一,因而开发有关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新型合成工艺对于满足医药、化工领域的需求大有裨益。
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已经报道了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多种合成工艺,例如:
MiaoYanli等(“ANewRoutetoa2-Phosphanaphthalene”,OrganicLetters,2012,14,4974–4975)报道了一种2-磷萘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ChenXiaodan等(“SodiumPhosphaethynolateasaBuildingBlockforHeterocycles)”,Angew.Chem.Int.Ed.,2014,53,1641-1645)报道了一种含磷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FancoisMathey等(“Phospha-OrganicChemistry:PanoramaandPerspectives”,Angew.Chem.Int.Ed.,2003,42,1578-1604)还报道了有机磷化学的相关研究总结和未来展望。
然而,现有的这些方法所合成的产物种类有限,需要进一步开拓其它种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且反应收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达成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的调研总结,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充分的尝试与验证,从而提出了一种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该种方法采用了铁基复合催化剂以及其它助催化组分,实现了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高收率制备,且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具备广阔的工业化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诸多缺陷,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含磷杂芳环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催化剂和助剂,然后在70-80℃下搅拌反应40-50分钟,再升温至90-105℃并保温搅拌反应6-8小时,反应完毕后经后处理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R1为C1-C6烷基或苄基;
R2为1-金刚烷基(也即式(II)化合物为1-金刚烷基膦杂乙炔,其CAS号为101055-70-3)。
在本发明的所述催化合成方法中,除非另有规定,自始至终,所述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在本发明的所述催化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4:1的铁化合物与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铁化合物最优选为Fe(acac)2(乙酰丙酮铁),所述金属卤化物最优选为三氯化锑。
在本发明的所述催化合成方法中,所述助剂为摩尔比为1:1的纳米氧化钇与Cu(OTf)2(三氟甲磺酸铜)的混合物,其中纳米氧化钇的粒度为100-200目。
在本发明的所述催化合成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Ac(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苯、邻二甲苯、对苯二甲腈或聚乙二醇200(PEG-200)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DMAc。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与确定,例如其用量大小以方便反应进行和后处理即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所述催化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5,例如可为1:2、1:2.3或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娟,未经杨秀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4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