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退刀槽盲孔的内螺纹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8233.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定向;程璋;胡志星;叶才铭;梁松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00 | 分类号: | B23G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退刀槽盲孔 螺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无退刀槽盲孔的内螺纹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数控车削螺纹在螺纹加工领域应用较广泛,但目前对于无退刀槽盲孔精密内螺纹的加工技术尚不成熟。由于内孔无退刀槽,刀具车削螺纹终点处,切削余量突然增大,使刀具所受切削力突然增大,极容易造成刀尖崩刃;并且当刀具退刀方向设定不合理时,容易损坏已加工好的螺纹;另外,由于孔径较小,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铁屑无法及时排除孔外,容易出现刀刃被铁屑挤伤现象;从而造成这种无退刀槽盲孔精密内螺纹数控车削加工的质量不稳定、刀具消耗量大,加工效率低,已严重影响生产。
因此,无退刀槽盲孔精密内螺纹数控车削加工的质量不稳定和刀具的消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退刀槽盲孔的内螺纹加工方法,以解决无退刀槽盲孔精密内螺纹数控车削加工的质量不稳定和刀具的消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退刀槽盲孔的内螺纹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待加工盲孔的螺纹加工规格参数;
根据螺纹加工规格参数,选定对应的刀具及获取切削余量以确定切削走刀距离;其中,切削走刀距离的起点位置位于待加工盲孔的开口处;
按照切削走刀距离使用刀具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
进一步地,螺纹加工规格参数包括螺纹的规格大小、螺纹材料以及螺纹牙形角。
进一步地,根据螺纹加工规格参数,选定与螺纹加工规格参数对应的刀具的步骤包括:
根据螺纹的规格大小和螺纹材料,选定与螺纹的规格大小和螺纹材料相适配的刀具。
进一步地,根据螺纹加工规格参数,选定对应的刀具的步骤包括:
根据螺纹牙形角的大小,设定每层中切削走刀距离与切削走刀深度的映射关系,确定每层中切削走刀距离。
进一步地,根据螺纹加工规格参数,获取切削余量以确定切削走刀距离的步骤包括:
根据待加工盲孔的公称直径和待加工盲孔的底径,计算出切削余量;
根据切削余量和设定的切削走刀深度,确定切削层数;
设定每层中切削走刀距离与切削走刀深度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螺纹牙形角的大小和切削层数,确定每层切削走刀距离。
进一步地,切削走刀距离与切削走刀深度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表示为:
d*tan(α/2)=Ln-1-Ln
其中,d为每层切削时的切削走刀深度,n为切削的层数,Ln-1为上一层切削走刀距离,Ln为当前层切削走刀距离,α为螺纹牙形角,设定当前层切削走刀距离比上一层切削走刀距离小。
进一步地,按照切削走刀距离使用刀具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的步骤包括:
按照切削关系确定的切削走刀距离度,逐层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
进一步地,按照切削走刀距离使用刀具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的步骤之后包括:
对刀具按照事先设定的退刀角度阈值进行退刀。
进一步地,按照切削走刀距离使用刀具对所述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刀具按照事先设定的退刀角度方向退出待加工盲孔外。
进一步地,将刀具按照事先设定的退刀角度方向退出待加工盲孔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单行程螺纹切削指令,对完成当前层螺纹加工的刀具实施暂停,并在设定的阈值时间内,对待加工盲孔内的铁屑清理干净。
进一步地,按照切削走刀距离使用刀具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切削走刀距离,直至切削余量为零时,则待加工盲孔的螺纹加工完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根据设定的切削走刀距离对待加工盲孔进行螺纹加工,加工的螺纹精度高,且加工过程中螺纹质量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2、根据螺纹加工规格参数,选定与螺纹加工规格参数对应的刀具,刀具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大幅度减小刀具使用成本。
3、选定与螺纹加工规格参数对应的刀具和切削走刀距离,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刀具的次数。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吹扫装置的输送泵
- 下一篇:一种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