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8552.5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发俊;蒋梅杰;吕军;王祎;王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发俊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上下 水层 交流 底泥再 悬浮 释放 多功能 装置 | ||
1.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它适用于水深1.5~5m的水体,也能适用于水深5m以上的水体;
它包括离心泵(7)、电机(2)、出水弯管(6)、出水管(5)、环形浮筒(1)、输水管(8),出水管(5)上接喷头(4),输水管(8)下连接进水龙头(9);
环形浮筒(1)是圆环轮胎形内空的浮体,所产生的浮力通过连接固定板(10)支撑着整个装置,作为整个装置上下位置的固定和平衡,离心泵(7)泵体一直沉没水中,而电机(2)始终处在水面之上,进水龙头(9)底部距离池底保持在10cm,输水管(8)的长度根据水体高度做调整;
电机(2)与联接段(11)之间,出水管(5)与出水弯管(6)之间,均有法兰连接;两边法兰间夹装一块连接固定板(10),它起着环形浮筒(1)与整个装置的连接固定作用;
连接固定板(10)是块葫芦形金属板或塑料板,它是水平放置固定夹在两边法兰间;由于一边出水管(5)另一边电机(2),两边重量不同,为避免偏重形成不平衡现象,连接固定板(10)处于电机(2)下方圆形状大于出水管(5)下方的圆形状,且大圆形状圆心向外偏离40mm;
工作时,启动电机(2)通过连接段(11)输出轴带动离心泵(7)叶轮转动,形成气压真空或气压差,由进水龙头(9)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8)、离心泵(7)、出水弯管(6)、出水管(5),最后通过喷头(4)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并促使底部淤泥再悬浮再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8)的长度依据池塘水深而调整;
若水深1.5~5m,可根据具体水深采取基本管件组合加接调整,基本管件有4种规格,200mm、500mm、1000mm、2000mm;
若水深超过5m以上,需根据水深订制输水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管(8)下与进水龙头(9)连接、上与离心泵(7)泵体连接,以及基本管件之间加接的相连,均由法兰相连接;
输水管(8)、基本管件、出水弯管(6)、出水管(5)、联接段(11)管径规格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板(10)上留有与出水管(5)和联接段(11)管径一致对应的两个大圆孔,并在各自大圆孔周围留有与两边法兰相对应的四个螺栓孔;另连接固定板(10)上还留有三处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浮筒(1)三等分配置三处箍筋(12),箍筋(12)处各伸出一片金属板,与连接固定板(10)上三处螺栓孔,分别相衔接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5)上部配有外螺纹与配套有内螺纹的喷头(4)相旋接;
喷头(4)出水角度与水平夹角呈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是立式电机,电机(2)上面有防水罩(3),防水罩(3)顶上有盖子,盖子下面周边有散热孔或散热道便于电机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发俊,未经蒋发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5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