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8552.5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发俊;蒋梅杰;吕军;王祎;王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发俊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上下 水层 交流 底泥再 悬浮 释放 多功能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领域,用于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的渔业机械。工作时,启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离心泵叶轮转动,形成气压差,由进水龙头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离心泵、出水管,最后通过喷头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通过促进池塘水体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改善下底层溶氧不足的状况,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甲烷等有害物质的积累;第二方面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底泥中丰富的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种群释放到水体,有利于藻相和菌相的科学管理,修复和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的渔业机械,用于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层水体进行充分的上下交流以及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和再释放。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高温季节,特别是晴朗的白天,由于水温形成的池塘水体上下分层非常明显,上层水温高比重小、轻,下层水温低比重大、重,这种分层现象自然状况下难以打破。这种上下分层现象,不仅是水温分层,而且导致溶氧分层、pH分层、乃至水体物质分层等,这些分层成为池塘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循环的一大障碍,所以必须打破。
1、溶氧上下分层。池塘溶氧的主要来源,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一般占比70~80%。藻类一般分布在上表水层的光照层,光合作用持续不断产生氧气,晴朗天气下,上表层溶氧很快达到饱和状态,下午溶氧甚至达到饱和度的两倍以上状态。
由于水温分层现象,上下底层很难交流,上表层过饱和的溶氧不能及时交流到下底层而逸出到空气中,造成溶氧浪费,形成池塘“氧债”。而处于耗氧状态的下底层得不到氧气补充,始终处于缺氧还原状态,这将直接阻碍池塘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运转,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势必造成亚硝酸盐、硫化氢、氨、甲烷等有害物质的积累。而且长期处于缺氧条件下,将会滋生大量的条件致病微生物,如嗜水气单胞菌、弧菌、链球菌等兼性厌氧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生长。
2、pH上下分层。由于藻类上下水层分布的多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上下底层具有明显差异,直接导致了养殖池塘上下底层pH的高低变化。
请看下列简便式(这是池塘水化学中CO32-——HCO3-——CO2缓冲系统抽离简便出来的方程式):
从该简便式看出,当池塘藻类迅速增殖时,光合作用旺盛快速消耗水中CO2促使简便式平衡向右移动,结果水中大量积累OH-,pH升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晴朗天气的表水层。
而池塘下底层光合作用很弱,相反呼吸作用(水呼吸、底泥呼吸)占据主导地位,呼吸作用都是耗氧而放出CO2,水体中大量积累CO2,促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OH减少,pH下降。
上表层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烈,藻类增殖旺盛,pH高。因为白天和夜晚光合作用强弱差别很大,所以上层水pH昼夜波动幅度很大。晴朗天气的下午,pH常常达到9以上;而池塘底层,不论白天或夜间呼吸作用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底层水pH低且昼夜的波动幅度很小。一些长时间不能干塘清淤的池塘,淤泥厚沉积有机物多,经常处于厌氧分解,可生成大量有机酸,致使pH降至5以下。
pH是池塘水体非常重要的化学及生态因子,过高与过低均对水质和生物有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对养殖动物毒性增强。
3、水体物质上下分层。还是因为藻类多分布在上表层的光照层,由于光合作用,藻类增值旺盛而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上表层营养物质的局部匮乏。由于上下水温的分层,上下底层很难交流,处于中下层水体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及称作池塘“营养库”的活性淤泥,难以及时补充到上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发俊,未经蒋发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