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改善型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3354.8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善;宗继月;张敬捧;刘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4/1397;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改善 纳米 磷酸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改善型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响应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能源时代号召,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行并深入贯彻与实施国家的新能源政策。近几年来,无论是民用、军事、通讯、还是航空领域,传统的石油、燃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都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环保的绿色高能蓄电池。然而在诸多的蓄电池当中,最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是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三元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是安全性能问题一直是整个电池行业困扰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地解决。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的综合性能比较优异,如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可以称得上是新一代锂电池的首选。然而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由于低温性能较差,使得电池在寒冷的地区无法正常工作,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低温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拓宽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众所周知,改善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的途径有许多种,本发明仅提供从磷酸铁锂材料的角度出发,提高其低温放电性能,以便达到从本质上来解决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差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改善型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存在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批次稳定性较差、低温性能较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改善型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取FeCl3·6H2O与浓H3PO4,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1~3%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匀速搅拌,向混合液中加入NH3·H2O调节PH值为4~5,反应,将得到的乳白色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FePO4·2H2O前驱体;
(2)将石墨烯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向其中加入已制备的FePO4·2H2O前驱体、锂源,100-120℃回流14-23h后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
(3)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高温热处理并冷却到室温得到最终的LiFePO4/石墨烯材料。
步骤(1)所述的FeCl3·6H2O与H3PO4的物质的量比为0.96~1:1。
步骤(1)所述的加入NH3·H2O调节PH值为4~5,PH值优选为4.5。
步骤(1)所述的加入1~3%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加入1.5%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步骤(2)所述的超声分散时间为2~4h。
步骤(2)所述的100-120℃回流14-23h优选为110℃回流22h。
步骤(3)所述的高温热处理的条件为650~900℃,恒温时间为12~36h。
步骤(3)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和氦气中的一种。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对自制铁源前驱体进行优化处理,制备的材料粒度分布均匀,属于纳米级,低温性能优异,组装成CR2430扣式电池,室温0.2C放电比容量为142mAh/g,-20℃条件下0.5C放电比容量为107mAh/g,低温放电比容量占室温放电比容量的7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LiFePO4/石墨烯材料SEM图;
图2为实施例制备的材料室温0.2C放电比容量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制备的材料-20℃条件下0.5C放电比容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阐述与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3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