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破窗的车窗锁扣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083.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6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伟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7117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破窗 车窗 | ||
1.一种可以破窗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窗装置、固定装置和锁扣,所述破窗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车窗玻璃上,以击破车窗玻璃,所述锁扣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车窗玻璃上,用以将车窗玻璃锁合在车窗玻璃的外围边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装置包括底座、外壳、击锤、主弹簧、复位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滑动腔室,形成所述滑动腔室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开锁滑槽,所述开锁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开口的连线方向相同;
所述外壳在所述滑动腔室内沿两个所述开口的连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击锤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盲孔,形成所述盲孔的内壁上设有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段、解锁段、释放段和复位段,所述压缩段、所述解锁段、所述释放段和所述复位段分别为所述导向滑槽的四个边,所述压缩段的长度方向、所述释放段的长度方向均与两个所述开锁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解锁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压缩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击锤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为工作端,另一端为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形状为与所述盲孔间隙配合的圆柱形,所述工作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击破玻璃的撞针,所述工作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开锁滑槽滑动的开锁凸块,所述触发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沿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
主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击锤之间,用于向所述击锤提供破窗时的直接动力;
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用于将所述外壳压向远离所述工作端的方向;
所述限位机构用以阻止所述外壳从所述滑动腔室内滑出;
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车窗玻璃上;
所述锁扣包括相锁合的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所述第一锁止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锁止部件安装在车窗玻璃的外围的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外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的外缘沿与所述滑动腔室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环状的定位部,所述车窗锁扣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部的底壁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击锤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周侧壁沿所述定位部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开设在车窗玻璃上的通孔后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留有将车窗玻璃夹持在内的夹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滑槽的数量和所述开锁凸块的数量相等并且一一对应,并且均为至少三个,所有的所述开锁滑槽均匀设置在形成所述滑动腔室的壁上,所有的所述开锁凸块均匀设置在所述击锤的外周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的外壁和所述导向滑槽的外壁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形成所述导向滑槽的外壁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圆滑过渡;
形成所述导向滑槽的内壁在所述复位段与所述压缩段的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向所述复位段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锤为回转结构,所述击锤的具有一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开口与所述盲孔相对,所述主弹簧的一端抵紧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所述主弹簧的另一端抵紧所述盲孔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盲孔的开口的一端的外周侧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沿所述滑动腔室可滑动地设置,所述限位机构为压盖,所述压盖扣合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部的相对端的开口上,所述压盖上设有供所述外壳穿出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锤的外部与所述底座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所述击锤旋转的旋转空间,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击锤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相应地,所述第一旋转轴承的外圈或内圈与所述主弹簧的一弹性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伟,未经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0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