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破窗的车窗锁扣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083.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6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伟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7117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破窗 车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锁扣,具体涉及一种可破窗的车窗锁扣。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几年,公众越来越关注到客运车辆的紧急逃生问题。我国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公交车辆需设置推拉式或者外推式应急窗;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很多公交车辆和客运车辆的推拉式或外推式应急车窗很难打开;而且由于内外两侧玻璃上安装的车窗锁扣的干涉问题,车窗能够打开的面积不足,不便于车内人员的快速撤离。因此击碎车窗玻璃成为快速逃生的根本。现在的破窗方案都是需要在车窗玻璃上或者车窗附近增加专用的破窗设备来实现破窗。而直接在车窗玻璃上加装破窗设备不但让车内显的杂乱,而且安装方式也是很困难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则可以很好解决推拉式车窗快速破窗的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方案就是在现在的车窗锁扣上增加手动破窗功能,从而解决安装困难,需要增加特定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破窗的车窗锁扣,包括锁扣、破窗装置和固定装置,破窗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车窗玻璃上,锁扣的第一锁止部件固定在固定装置上,锁扣的第二锁止部件安装在车窗玻璃的外围的边框上,通过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的锁合使得锁扣锁合,以将车窗锁止,通过破窗装置对车窗玻璃进行破窗,并且,外壳沿底座可滑动地设置、击锤沿底座滑动和旋转设置,并且击锤的滑动和旋转是通过设置在击锤上的导向凸块沿设置在底座上的导向滑槽来保证的,以此使得按压底座的外端部时可对击锤进行解锁,击锤解锁后在主弹簧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进行对玻璃的破碎,破碎完成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完成复位以备下次使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以破窗的车窗锁扣,包括破窗装置、固定装置和锁扣,所述破窗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车窗玻璃上,以击破车窗玻璃,所述锁扣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车窗玻璃上,用以将车窗玻璃锁合在车窗玻璃的外围边框上。
作为上述破窗装置的一种结构,其包括底座、外壳、击锤、主弹簧、复位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滑动腔室,形成所述滑动腔室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开锁滑槽,所述开锁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开口的连线方向相同;
所述外壳在所述滑动腔室内沿两个所述开口的连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击锤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盲孔,形成所述盲孔的内壁上设有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段、解锁段、释放段和复位段,所述压缩段、所述解锁段、所述释放段和所述复位段分别为所述导向滑槽的四个边,所述压缩段的长度方向、所述释放段的长度方向均与两个所述开锁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解锁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压缩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击锤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为工作端,另一端为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形状为与所述盲孔间隙配合的圆柱形,所述工作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击破玻璃的撞针,所述工作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开锁滑槽滑动的开锁凸块,所述触发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沿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
主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击锤之间,用于用于向所述击锤提供破窗时的直接动力;
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用于将所述外壳压向远离所述工作端的方向;
所述限位机构用以阻止所述外壳从所述滑动腔室内滑出;
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车窗玻璃上;
所述锁扣包括相锁合的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所述第一锁止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锁止部件安装在车窗玻璃的外围的边框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腔室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外壳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滑动腔室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外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的外缘沿与所述滑动腔室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环状的定位部,所述车窗锁扣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部的底壁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击锤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周侧壁沿所述定位部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开设在车窗玻璃上的通孔后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留有将车窗玻璃夹持在内的夹持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伟,未经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