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灯网的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判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948.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车辆 尾气 排放 检测 判别 系统 | ||
1.一种基于智能灯网的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 智能灯杆子系统,智能灯网中的公共道路路灯杆或是园区路灯杆为载体系统,用于安装以下设备装置:
汽车尾气(PM2.5)检测装置,辐射源、辐射探测单元与嵌入式计算单元,用于发射或接收穿过汽车尾气烟羽的光束,及计算尾气成分的功能;
RFID读写装置,捕获经过RFID读写装置范围内的可读RFID车辆识别年检标签信息;
测速装置,测量行驶经过的车辆速度;
数据传输装置,将RFID读写装置、汽车尾气检测装置及测速装置捕获的数据信息与尾气监测(PM2.5)大数据分析及PM2.5超标判读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能量装置,提供能量给汽车尾气检测装置、RFID读写装置、数据传输装置,测速装置;
反射装置,安装在道路上,每个智能灯杆子系统对应一个反射装置,用于反射汽车尾气检测装置辐射源发射的光束;
RFID车辆识别年检标签,包括有源与无源的车辆RFID电子年检标签,可安装在车辆上;
(2) 尾气监测(PM2.5)大数据分析及PM2.5超标判读系统: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获取各智能灯杆子系统传输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
云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智能灯杆子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状态信息;
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相关监控界面;
报警模块,包含尾气预警阀值,报警节点,报警规则,报警车辆,报警信息;
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对汽车尾气排放,行车速度等数据进行快速比对分析与判别,用于获取网络通信模块传输和存储模块存储的智能灯杆子系统的状态信息,并可将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实时获取的数据处理并存写存储模块,该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还对各智能灯杆子系统输出的状态信息进行建模以得到一树状模型,该树状模型包括一根节点,该根节点包括若子节点,每子节点包括若干设备,每子节点包括一节点属性,每一枝子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连接于该枝子节点的所有设备输出的状态信息的集合,每一节点具有对应于该节点的监控界面,该处理装置在根节点的监控界面内显示子节点的节点属性所对应的属性信息界面;此外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还可以处理报警模块内的报警节点并输出报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灯网的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灯杆可装有普通照明,智能照明,智能交通摄像头等各种子系统的公共道路路灯杆或是园区路的灯杆;
所述汽车尾气检测装置辐射位置及安装可以调整,反射装置能最大程度检测经过车辆尾气排放情况;
所述RFID读写装置,满足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制定的《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标准,可读取RFID车辆识别年检标签;
所述测速装置可以是雷达、微波,或超声波技术,可读取速度与加速度信息;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在内部连接RFID读写装置、汽车尾气检测装置及测速装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入至以太网;
所述能量装置可以直接采集灯杆上已有电源并转化后提供能量给汽车尾气检测装置、RFID读写装置、数据传输装置、测速装置;
所述反射装置用于反射对应智能灯杆子系统中的汽车尾气检测装置辐射源发射的光束;
所述RFID车辆识别年检标签,满足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制定的《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标准,可被所述RFID读写装置无线读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灯网的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利用数据传输装置传输的RFID读写装置读取的电子车牌信息,测速装置得到的车辆的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和尾气检测装置测得的车辆尾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组合并计算成最终的测试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灯网的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判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整合分析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的每一节点还包括若干子节点,每级子节点包括若干次子节点,其节点层目不定,当监控界面中一节点的属性信息界面被选择时,该大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在该被选择的节点的监控界面中显示该被选择节点包含的下一层节点的节点属性所对应的属性信息界面,依次每级子节点的信息可以为城市,区域,道路,智能灯杆子系统,及智能灯杆内各设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