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06038.X 申请日: 2015-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535983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刘晓红;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 刘晓红;王志伟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野生 人工 栽培 过程 诱导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松茸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

背景技术

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且位于寒温带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及黑松的根部;由于松茸含有多糖、甾体(steroid)、皂苷(saponin)、蒽醌类(anthraquinone)、酚类(phenols)、鞣质(tannin)、生物碱(alkaloids)、香豆素(coumarin)、萜类酯化合物(terpenoidcompound)、油脂(lipid)、三萜(terpenes)、甾醇(sterolester)及8种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有强治疗糖尿病、调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抗癌等作用,故松茸相当具有医药价值;且当松茸生长时,一旦突出地面并张开蕈伞,其香气就会大量逸失,吃起来的味道也变差,经济价值也随之下滑;因此,松茸之所以珍贵在于松茸成长速度缓慢,且采集困难,同时野生松茸不能进行人工栽培,由于野生资源稀少短缺,无法大量常年向消费者提供野生松茸。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培养料:按重量份称取桑枝25~33份,切片后置于汽爆罐内,加入葡萄叶13~19份、甘蔗渣15~20份、大蒜末5~10份、狼尾草20~30份后,进行汽爆处理后,自然冷却至30~40度,加入葛仙米发酵粉5~15份、海藻糖0.5~0.8份搅拌均匀后,向混好的原料中加浓度为15~20%的核桃青皮水提液调节含水量至62~65%,装袋备用;

S2、将步骤S1所得的栽培袋经高温湿热灭菌,冷却后接入野生松茸,待长满菌丝后移入菇房床架进行催蕾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17~19℃,空气相对湿度50~70%;

S3、在需要出菇的时期,将封存的菌袋移入出菇室内,把菌袋置于排放架上,打开或剪掉菌袋一端或两侧,或者在两端袋口的上部对称用刀片划出6~7厘米左右的道口后进行诱导出菇:

第一天,白天温度19~21℃,昼夜温差±5℃,相对湿度75~8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光照200~600LX;

第2天到第6天,逐步降温:出菇房的其他条件不变,温度每天下调一摄氏度,直到温度降至15~17℃,并保持至下一步骤;

第8~9天,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4~16℃,相对湿度90%以上,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无光照,该条件下培养至下一步骤;

第13~15天,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90%以上,加大通风使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000ppm,无光照,该条件下培养至采菇;

第15~20天期间,将出菇房培养温度升高至29~34℃,14h光照交替,光照强度为800~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每天通风10~15min以补充新鲜空气;

第21天直至出菇,出菇房温度控制15~20℃,昼夜温差±3℃,同时每天喷水2~3次,形成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菇房通风透光。

其中,所述葛仙米发酵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取60~70份葛仙米,清洗,用研磨机磨成粗粉,然后用85~90℃热水浸泡85min,捞出沥干后,加入10~15份常温纯净水,和匀,然后按照接种量1.5%的比例接种微生物发酵剂,保持温度35~41℃,发酵53小时,发酵结束后低温烘干,研磨成细粉。

其中,所述微生物发酵剂的成分为:按照菌株数量比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为:2∶1.3∶2的比例配制成1.6×107菌株/ml的发酵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选用了封存菌袋的方法,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把封存的菌袋在合适的出菇条件下进行诱导出菇,从而实现了野生松茸的人工栽培,改变了松茸生产完全依靠自然的现状,而且还实现了松茸产品的稳产、高产和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红;王志伟,未经刘晓红;王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