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6089.2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玉;邱俭军;李志斌;甘焱生;张杰;樊孝凯;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4300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合管 烟雾 超声波雾化器 碱雾 脱酸 超声波雾化 除尘系统 碱液配制 运行方向 液压泵 除尘 切向 烟气 反应塔 垃圾焚烧烟气 除尘净化 碱液雾化 微细粉尘 运行方式 进入管 进烟管 螺旋线 配置的 全系统 入口管 输送管 沉降 碱液 均化 外排 雾滴 下行 凝聚 | ||
1.一种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碱液配制站(7)中配置的碱液经过滤后由液压泵(8)输入到超声波雾化器(6),超声波雾化器(6)中产生的碱雾经压力风机(12)按切向运行方向输送至烟雾汇合管(2),而超声波雾化器(6)中的过量碱液则可自动回流至碱液配制站(7);生活垃圾焚烧烟气经烟气入
口(1)按切向运行方向输送至烟雾汇合管(2);烟气与碱雾在烟雾汇合管(2)内相交、相
混,均化,并以螺旋线的运行方式下行至烟雾汇合管的管底后进入进入管进行高速外排,与
碱雾混合好后的烟气由进烟管(3)吸入脱酸反应塔(4)后,在脱酸反应塔(4)的环状烟道内,在混合烟气进行脱酸反应完成后,混合烟气中的灰尘下沉至塔底后,烟气外排;
所述的碱液是非均相乳化液 Ca(OH)2乳化液,其质量浓度为 8%-12%,所述脱酸反应塔(4)中混合烟气的运行速度控制在 1 m/s-0.5 m/s,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15s,碱雾的直径为 8-12μm,碱雾的进入速率0.25-1m/s;超声雾化器中,液碱的最佳液位是 25-45mm。
2.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配制站(7)中配制的碱液为碱溶液或非均相碱性乳化液,该非均相碱性乳化液中所含溶质的比率不超过 20%。
3.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汇合管(2)中为负压工作状况,所述烟雾汇合管(2)中的烟气入口(1)和排烟管(3)中的气流速度均不小于 15 m/s。
4.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采用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为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该系统包括碱液配制站(7)、超声波雾化器(6)、烟雾汇合管(2)、脱酸反应塔(4);
碱液配制站(7)下部与液压泵(8)连接后再与超声波雾化器(6)下部连接;
超声波雾化器(6)上部经碱雾输送管(11)与烟雾汇合管(2)上部的碱雾入口管(22)连接,碱雾输送管(11)与碱雾入口管(22)之间还设置有压力风机(12);
烟雾汇合管(2)经进烟管(3)与脱酸反应塔(4)连接,且进烟管(3)两端分别深入烟雾汇合管(2)与脱酸反应塔(4)的底端,深入的部分分别称之为烟雾汇合管内管(14)、脱酸反应塔内管(17),脱酸反应塔内管(17)设置为环状烟道。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液配制站(7)中配置有机械搅拌器(19)、低频激振器二(20)和机械过滤网(21),其中,机械过滤网(21)
设置于碱液配制站(7)与液压泵(8)的连接处;超声波雾化器(6)内还设置有多组超声波模块组件(10)及低频振荡器一(9)。
6.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雾汇合管(2)上设置有多个碱雾入口管;烟雾汇合管(2)上还设置有生活垃圾焚烧烟气的烟气入口(1)。
7.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脱酸除尘系统进行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雾汇合管(2)外壁即为烟雾汇合管的外管(15);脱酸反应塔(4)外壁即为脱酸反应塔的外管(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未经宜昌市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0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