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感染包覆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7936.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元;杜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6 | 分类号: | A61L31/16;A61L31/14;A61L31/04;A61L31/06;D01F1/10;D01F9/00;D01F6/62;D01F6/70;D04H1/728;D04H1/76;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周耀君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包覆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抗感染包覆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制备以生物降解材料和药物为溶质的溶液;
b.将所述溶液加入静电纺丝装置内;
c.使所述溶液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喷头中喷出,并喷射到一立体接收器的外表面,所述立体接收器包括一囊袋状曲面;以及
d.待所述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后,形成纳米级纤维丝,并一体成型所述抗感染包覆袋。
2.一种制备抗感染包覆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i.提供一静电纺丝装置,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喷头为同轴静电纺喷头,所述同轴静电纺喷头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通道和外层通道;
ii.制备以第一生物降解材料和药物为溶质的第一溶液;
iii.制备以第二生物降解材料或非生物降解材料为溶质的第二溶液;
iv.将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注入所述同轴静电纺喷头,并使所述第二溶液位于所述内层通道,使所述第一溶液位于所述外层通道;
v.使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同时从所述同轴静电纺喷头中喷出,并喷射到一立体接收器的外表面,所述立体接收器包括一囊袋状曲面;以及
vi.待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后,形成多组分纳米级纤维丝,并一体成型抗感染包覆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包括先制备以所述第一生物降解材料为溶质的溶液,再加入所述药物后,进行搅拌,以形成所述第一溶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v还包括挤推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并在所述喷头和所述立体接收器之间施加电压场,使得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从所述同轴静电纺喷头中喷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v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喷出时,旋转所述立体接收器,使得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覆盖所述囊袋状曲面。
6.一种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感染包覆袋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7.一种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感染包覆袋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方法制备得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包括芯层和皮层,所述皮层包覆在所述芯层外,所述芯层由第二生物降解材料或非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所述皮层为由第一生物降解材料和药物形成的混合层,所述药物分散于所述第一生物降解材料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生物降解材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涤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酰胺或聚丙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细菌纤维素。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应低于所述第一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降解材料选自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单体的共聚物或混合物:胶原、明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再生丝素、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第二生物降解材料选自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单体的共聚物或混合物:聚丙交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和再生丝素。
14.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感染包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镇痛消炎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麻醉类药物中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79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