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缬氨霉素B及制备和医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8937.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8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针;叶雪威;连晓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3/00 | 分类号: | C07D273/00;C12N1/20;C12P17/14;A61P35/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制备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涉及从海洋放线菌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P11-23B)中制备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的方法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是脑颅内最常见和最恶性的脑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70%。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命。胶质瘤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而且不容易将肿瘤全部切除,所以放疗和药物对胶质瘤的治疗尤为重要。可是,目前抗胶质瘤药物严重缺乏,替莫唑胺是唯一可选择的单独用于胶质瘤治疗的药物。而且,包括替莫唑胺在内的现有治疗胶质瘤药物的疗效有限,多有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1)多为化学品,毒副作用大;(2)肿瘤细胞对药物的严重耐药性;(3)血脑屏障阻碍了药物到达脑内发挥其疗效。因此,临床上需要克服以上缺陷,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和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抗胶质瘤药物。
大量研究证明:过度的糖酵解(Glycolysis)、旺盛的谷氨酰胺分解(Glutaminolysis)和脂类合成(Lipogenesis)是胶质瘤细胞代谢不同于正常细胞代谢的突出特征。胶质瘤细胞从微环境中摄取大量葡萄糖在糖酵解环节由胶质瘤细胞特异依赖而高表达的多个关键酶包括己糖激酶2(HK2)、磷酸果糖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丙酮酸激酶M2(PKM2)和乳酸脱氢酶5(LDH5)等共同参与产生大量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乳酸,这些中间产物是肿瘤细胞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起始原料,而乳酸分泌至细胞外可抑制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可促进肿瘤细胞扩散,高表达的糖酵解关键酶HK2还可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的抗性。同时,谷氨酰胺酶(GLS)主导的旺盛的谷氨酰胺分解,为生物分子的合成提供大量的氮源,而高表达的脂肪酸合成酶(FASN)主导的活跃的脂类合成有利于细胞膜的生成。不难理解,正是肿瘤细胞高度利用其代谢中间产物合成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和生物膜的能力促使其快速无限制地增殖,调控肿瘤代谢不同环节的关键酶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因此,靶向胶质瘤代谢不同环节关键酶的多靶点作用的药物可能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疗效。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是从海洋细菌小链霉菌P11-23B(Streptomyces parvulus P11-23B)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多种不同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糖酵解、谷氨酰胺分解和脂类合成途径中数个关键酶的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因此,缬氨霉素B在制备抗胶质瘤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胶质瘤活性的化合物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化合物1),所述的缬氨霉素B为一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P11-23B发酵菌液的制备
取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P11-23B的菌落接种到含有一定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将含有P11-23B菌种的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振荡培养一定时间后以制备菌种液。最后将菌种液转入含有一定量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在室温条件下振荡发酵培养一定时间后,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P11-23B的发酵菌液。
所述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均为液体高氏培养基;所述的用量为100-200mL;所述的大三角培养瓶为250或500mL;所述的室温培养温度为20~30℃;所述振荡的转速为160-180rpm;所述的培养时间为5~15天。
(2)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的提取分离纯化
菌株P11-23B的发酵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层析分离,分别用70%和100%的甲醇洗脱,100%的甲醇洗脱液合并后经减压浓缩得到的残留物用HPLC分离,得到纯化合物缬氨霉素B(Valinomycin 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