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2404.2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鹏;程志豪;房锐;李亚军;刘永才;陈亮亮;黎晓;周沛延;张莹莹;陈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筑 导电 沥青 混凝土 融冰化雪 路面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常规方法做好下承层,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扫处理至干净无杂物;接着在下承层表面沿行车道方向采用绝缘防水材料铺设多个矩形的绝缘防水粘结层;然后在每个已铺设好的绝缘防水粘结层平行于行车道方向的两边立装纵向浇筑模板,另外两边立装横向浇筑模板;纵向浇筑模板与距离最近的行车道边缘的距离均是9-11cm;再将电极模块板固定在纵向浇筑模板的远离行车道边缘的侧面,且所述的电极模块板须固定在已经铺设好的绝缘防水粘结层上,最后将电极模块板与电源线连接;
步骤(2),将导电沥青混凝土浇筑到横向浇筑模板、纵向浇筑模板与绝缘防水粘结层形成的凹槽中,形成两端带有电极模块板的导电模块;浇筑完成后,拆除纵向浇筑模板和横向浇筑模板,然后在导电模块的四周和上表面也采用绝缘防水材料做一层绝缘防水粘结层,在道路两侧边缘同时采用绝缘防水材料做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所述的导电模块上表面绝缘防水粘结层的高程与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的高程相同;
步骤(3),对绝缘防水粘结层和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进行养护,待养护完成后,使用绝缘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至绝缘防水粘结层、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和下承层形成的空间中,形成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
步骤(4),最后在整个行车道上使用绝缘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形成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然后进行密实;整理电源线,并做好电源线的防水处理和警示标牌以防止被破坏和触电事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从下到上包括下承层、中间层和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罩面层;
所述的中间层包括绝缘防水粘结层、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和多个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外均包裹有绝缘防水粘结层;所述的中间层行车道方向的两侧边缘为一层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绝缘防水粘结层和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之间填充有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
所述的导电模块包括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和电极模块板,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行车道方向的两侧各立有一块电极模块板,电极模块板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浇筑模板与距离最近的行车道边缘的距离均是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浇筑模板、横向浇筑模板和电极模块板的高度相同;电极模块板的宽度与两块横向浇筑模板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模块板的厚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导电模块之间的距离为18-2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模块的高度为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4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汗T恤面料
- 下一篇:一种中空管状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