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恢复系杂交后代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快速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7632.9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用明;张宏军;项超;魏少博;王杰;傅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恢复 杂交 后代 产量 性状 一般配合力 快速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水稻恢复系杂交后代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快速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以水稻为主粮的人口超过了一半。据统计,约90%的稻米是在亚洲生产和消费的。稻米年均消费以1.5%的速度增产,但水稻产量的增长只有1%,供需矛盾不断加大。上世纪7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打破了水稻产量停滞不前的局面,是继矮化育种之后水稻育种领域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杂交水稻育种的难度在于,选育好的杂交水稻组合,首先要选育好的亲本。一般配合力是杂交水稻亲本选配最重要的指标。一般配合力选配的传统做法是,用多个目标亲本与不同来源的材料进行人工双列杂交,连续多年配制大量的F1杂交组合,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与对照组合进行产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表型鉴定,计算相关亲本的一般配合力(VermaO.P.,SrivastavaH.K.Geneticcomponentandcombiningabilityanalysesinrelationtoheterosisforyieldandassociatedtraitsusingthreediverserice-growingecosystems.FieldCropsResearch2004,88:91-102;HaddadiM.H.,EesmaeilofM.,ChoukanR.,RameehV.Combiningabilityanalysisofdaystosilking,plantheight,yieldcomponentsandkernelyieldinmaizebreedinglines.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2012,7(36):5153-5159)。采用该方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鉴定结果又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往往需要多年的连续鉴定,花费的时间长,效率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进行一般配合力的鉴定是杂交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但是,一般配合力遗传基础复杂,加上缺乏适合的定位群体,分子标记定位难度大,结果一致性差,开发与一般配合力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水稻恢复系杂交后代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快速鉴定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与水稻恢复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所述SSR分子标记为RM508和RM587,两个SSR分子标记位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
用于PCR扩增标记RM508的引物对I为:
正向引物:5′-GGATAGATCATGTGTGGGGG-3′
反向引物:5′-ACCCGTGAACCACAAAGAAC-3′
扩增产物中含有重复基序:(AG)17;退火温度:55℃;扩增产物大小:235bp。
用于PCR扩增标记RM587的引物对II为:
正向引物:5′-ACGCGAACAAATTAACAGCC-3′
反向引物:5′-CTTTGCTACCAGTAGATCCAGC-3′
扩增产物中含有重复基序:(CTT)18;退火温度:55℃;扩增产物大小:217bp。
本发明还提供水稻恢复系杂交后代(特别是水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改良后代)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快速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水稻的基因组DNA;
2)以待测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扩增所述SSR分子标记RM508和RM587的引物对I和/或引物对II,进行PCR扩增反应;
3)检测PCR扩增产物,如果扩增产物具有与蜀恢527相同的特征条带,则判定待测水稻具备高一般配合力,如果扩增产物具有与蜀恢527不同的带型,则判定待测水稻不具备高一般配合力。
前述的方法,步骤1)中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的基因组DNA,在苗期,每个株系混取10株叶片用于DNA提取。
前述的方法,步骤2)中PCR反应体系如下:DNA模板5μl,dNTP2μl,TB缓冲液2μl,正、反向引物各2μl,TaqDNA聚合酶0.5μl,ddH2O补足至20μl;反应程序如下:95℃预变性5min;95℃变性45s,55℃-67℃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7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