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航电网络和总线的数据实时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8721.5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绚;孔德岐;张双;郑涛;张拓智;朱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李思源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构航电 网络 总线 数据 实时 接收 方法 | ||
1.一种异构航电网络和总线的数据实时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据配置文件建立访问对象表;
配置文件中规定了各个接口的访问周期或频率;轮循配置表,对配置表中规定的周期(周期=1/频率)进行排序,建立访问对象表;对象表采用链表方式;链表中的元素,按照访问周期T进行升序排列,即在排列时,对于节点M和N,如果M->T<N->T,则M->next=N;
2)对所有访问周期求取最大公因子值Gcd;
对于出现次数较低的周期值,如果对其的访问周期偏差值是可接受的,则将其归入较小周期值的节点中,进行访问,即,应用设定误差范围Diff,如果存在访问周期分别为T0,T1的对象,对于访问周期T0的可接受误差Dt<Diff且|T0-T1|<Diff,则T0与T1合并为同一访问周期;
当Diff=Gcd时,访问周期为t1的对象X:t1=nGcd,及访问周期为t2的对象Y,t1<t2<(n+1)Gcd,如果[-nGcd,nGcd]的访问周期偏差值可接受,则按照t1的访问周期对Y进行访问;即,将t2所属节点与t1所属节点合并为同一个节点;
3)更新访问对象表中的倍数信息;更新各个节点中的倍数因子属性,该值=周期/Gcd;
4)初始定时器、计数器;
初始化定时器W,初始值为0,定时周期为Gcd;设定计数器值V为0,启动定时器,每次定时时间到达Gcd时,计数器值递增1,定时器值清0,重新开始定时;当计数器的值为应用设定最大值T时,计数器清0,重新开始计数;T取所有周期值的最小公倍数Lcm或由应用设定;
5)设定访问算法;
访问算法为:
5.1)判定定时周期是否达到,如果未到达,重复步骤1),如果到达,执行步骤5.2);
5.2)判定定时器值V与应用设定最大值T的关系,如果V小于T,则V加1,执行步骤5.3);
5.3)判定V与当前节点P中的倍数值得关系,如果V等于当前节点P中的倍数值,则顺序访问接口访问索引数组E中每个元素代表的接口,节点指针指向本节点的下一节点;执行步骤5.4);
5.4)从数据链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轮循数据链表,判定如果该元素的倍数值是否能够与V整除,如果能够整除,则顺序访问对应节点的接口访问索引数组E中每个元素代表的接口;当链表中元素的倍数值大于V/2时,停止轮循;执行步骤5.5);
5.5)判定定时器当前值V与应用设定最大值T的关系,如果V等于T,则V赋值为0,执行步骤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航电网络和总线的数据实时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个节点包含的属性如下:
指向下一节点的指针nextt,如果该节点为尾节点,则该指针为null;
元素个数Num:该节点中包含的接口访问对象的个数,这些接口访问对象的访问周期相同;
访问周期T:该节点中包含的接口访问对象的访问周期;
倍数因子M:该节点中包含的接口访问对象的访问周期与定时器周期的倍数关系;
接口访问索引数组E:访问周期等于该节点的“访问周期”属性的接口信息组成的数组,其每一个元素定义了一个访问接口的访问操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87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