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0030.7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童幸源;王伟玮;郭树元;张亿雄;童小明;陈勇辉;方昌辉;石蕾;涂继畑;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车 抱死 制动 系统 密封 | ||
1.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以放置待密封的电器件,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以盖合所述容置空间;
引线盒,所述引线盒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电器件的接线端穿过所述引线盒与外界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开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凸起紧密地贴合在所述第一凹槽上,以将所述容置空间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凸起通过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顶压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将所述容置空间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顶压面和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顶压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顶压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一顶压面呈圆弧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边缘部位包括:第一上边缘、第二上边缘、第三上边缘和第四上边缘;所述第一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一上边缘上、所述第二上边缘上、所述第三上边缘上和/或所述第四上边缘上;
所述第二本体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部位包括:第一下边缘、第二下边缘、第三下边缘和第四下边缘;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下边缘上、所述第二下边缘上、所述第三下边缘上和/或所述第四下边缘上;
其中,所述第一上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下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凹槽紧密贴合,所述第二上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下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凹槽紧密贴合,所述第三上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三下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凹槽紧密贴合,和/或所述第四上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四下边缘上所开设的所述第一凹槽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是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且所述盒体通过所述内侧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盖圈,所述盖圈固定于所述外侧面上,且所述盖圈上开设有若干个引线孔,以使所述电器件的接线端依次穿过所述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和所述引线孔与外界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盖圈上开设有第二凸起,且所述盖圈通过所述第二凸起紧密地贴合在所述第二凹槽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盒还包括: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凸起通过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顶压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将所述盒体和所述盖圈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二顶压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顶压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顶压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二顶压面呈圆弧状。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
和/或,
所述盖圈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固定连接是螺栓连接。
10.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以盖合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开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一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凸起紧密地贴合在所述第一凹槽上,以将所述容置空间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0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散热的电路板装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