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瓣兰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0568.8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玺;朱根发;王真;刘海林;黄丹;许庆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瓣兰 组织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快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莲瓣兰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莲瓣兰是中国地生兰属中的一大类群,主产云南。因其植株形态优美、花形多变、花色丰富、市场价格居高等原因,致使莲瓣兰野生资源遭到毁灭式的采挖,造成资源濒危。因此,对于莲瓣兰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兰科植物固有的生长周期长,分化效率低,根系质量不佳等问题一直阻碍莲瓣兰的工厂化育苗和产业发展。
光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近年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光质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优质光源,它能发出精准波谱的单色光,波长范围较窄,幅度不超过20nm,又能通过调控装置而控制光强。因此光质和光照强度可调的LED光源比通常使用的植物组织培养用荧光灯,更能有效地促进试管苗的光合作用,在组织培养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关于LED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较多,但都集中于快繁体系相对成熟的物种,而对于莲瓣兰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还未见有成熟的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莲瓣兰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莲瓣兰的组织培养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莲瓣兰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莲瓣兰无菌苗茎尖为外植体,采用增殖培养基诱导根状茎增殖和丛生芽分化,培养条件如下:以LED作为组织培养光源,蓝光440~480nm,光强20~40μmo1·m-2·s-1,光周期12~16h/d培养40~80天;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培养基、6-苄基嘌呤(6-BA)1.5~3.5mg/L、萘乙酸(NAA)0.1~0.3mg/L、蔗糖10~30g/L、活性炭0.5~1g/L、琼脂6~8g/L,pH=5.6~5.8;
(2)将步骤(1)得到的根状茎移至继代生长培养基,诱导丛生芽生长和快速成苗,培养条件如下:以LED作为组织培养光源,红光620~660nm,光强20~40μmo1·m-2·s-1,光周期12~16h/d培养30~60天,提高植物生长速度;继代生长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培养基、6-BA0.1~1.0mg/L、NAA0.1~0.3mg/L、蔗糖10~30g/L、活性炭0.5~1g/L、琼脂6~8g/L,pH=5.6~5.8;
(3)将新生成苗接至生根培养基进行壮苗生根培养,培养条件如下:以LED作为组织培养光源,红光(620~660nm)和蓝光(440~480nm)按比例2~4:6~8配比,光强30~60μmo1·m-2·s-1,光周期12~16h/d培养30~60天,促进根的生长伸长;生根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培养基、6-BA0.1~0.3mg/L、NAA0.2~0.5mg/L、蔗糖10~30g/L、活性炭0.5~1g/L、琼脂6~8g/L,pH=5.6~5.8。
上述培养可在20~30℃、相对湿度为40~60%条件下进行。
所述的蓝光优选为波长是450~480nm的蓝光。
所述的红光优选为波长是630nm的红光。
步骤(1)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优选为1/2MS培养基+6-BA2.5mg/L+NAA0.3mg/L+蔗糖15g/L+活性炭0.5g/L+琼脂6~8g/L的固体培养基(pH=5.6~5.8)。
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优选为:以LED作为组织培养光源,蓝光450~480nm,光强20μmo1·m-2·s-1,光周期16h/d培养60天,环境温度为24士1℃。
步骤(2)中所述的继代生长培养基优选为1/2MS培养基+6-BA0.5mg/L+NAA0.2mg/L+蔗糖20g/L+活性炭0.5g/L+琼脂6~8g/L的固体培养基(pH=5.6~5.8)。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优选为:以LED作为组织培养光源,红光630nm,光强20μmo1·m-2·s-1,光周期16h/d培养60天,环境温度为24士1℃,相对湿度50-60%。
步骤(3)中所述的新生成苗优选为新生芽长至2cm的新生成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公害生态养猪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创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