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鸡球虫病的CHP317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33893.X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368847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7
发明(设计)人: 董辉;黄兵;李聪;韩红玉;赵其平;朱顺海;朱雪龙;王自文;门启斐;夏伟丽;徐帅兵;崔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30 分类号: C12N15/30;C07K14/455;A61K39/012;A61P3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球虫病 chp317 基因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该基因为Et CHP317基因,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同时提供一种防治鸡球虫病的疫苗的制备方法:将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 CHP317的成熟肽与大肠杆菌或毕赤酵母细胞的表达载体相连获重组表达载体,再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或毕赤酵母细胞宿主获得重组菌株,培养该重组菌株,即得防治鸡球虫病的疫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CHP317基因,并利用这种基因制备的疫苗、相应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鸡球虫病是几种艾美耳球虫寄生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严重危害鸡的生长发育,是集约化养鸡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每年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致病性最为严重的鸡球虫之一,它主要寄生于盲肠及其附近区域,能够引起出血性肠炎,对雏鸡危害最大,严重时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目前控制鸡球虫病的方法主要以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预防为主,但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鸡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任何一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球虫的耐药性,使得许多抗球虫药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即使提高药物浓度也无济于事,仍然爆发球虫病,给养鸡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因球虫产生耐药性,使好不容易筛选出来的抗球虫药使用年限大大缩减,新药开发速度已赶不上耐药株出现的速度。而且抗球虫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在危害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很多曾经效果很好的抗球虫药都被划入禁用之列,因此,人们期待用更理想的方法来替代抗球虫药物的使用。球虫活卵囊疫苗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药物控制鸡球虫病的技术手段。但活疫苗不可避免地存在难保存、散毒及潜在的致病威胁等缺点,未能在鸡场得到广泛使用,所以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防治手段来控制鸡球虫病。而研制新疫苗和新药物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合适的虫体抗原基因或基因产物作为防治球虫病的作用靶标。

鸡球虫是属于顶复器门(Apicomplexa)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类寄生于鸡肠道的原虫。顶复器原虫多数是专一性的细胞内寄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弓形虫(Toxoplasma)、艾美耳球虫(Eimeria)、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等,有复杂的生活史,需入侵宿主细胞,完成生活史循环需要更替一个或多个宿主,或更换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因而成功地入侵宿主细胞是这类寄生虫感染建立的前提。虽然顶复器原虫入侵的宿主细胞不同,包括红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消化道细胞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高度保守的入侵机制,需要顶复器(微线、棒状体和致密颗粒)分泌一系列蛋白参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在宿主细胞膜与虫体表面形成一个高度保守的运动结构(Moving Junction,MJ),对虫体入侵宿主细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针对药物防治球虫病极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急需开发新型疫苗和新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 CHP317基因,该Et CHP317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开发防治鸡球虫病的新疫苗或新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带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 CHP317基因的疫苗。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鸡球虫病的疫苗的制备方法:将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 CHP317的成熟肽与原核表达系统或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载体相连获重组表达载体,再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或毕赤酵母细胞获得重组菌株,培养该重组菌株,即得防治鸡球虫病的疫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5’RACE和3’RACE首次扩增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CHP317基因的全长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