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3974.X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匀;刘洪;李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源管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10 | 分类号: | B29C5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沈亚芳 |
地址: | 337003 江西省萍乡市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式钢塑 复合 管管 封口机 及其 封口 方法 | ||
一种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包括装夹机构、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驱动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向管端移动以使管端套入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的管端封口型腔内的第一油缸或第一气缸,管端封口型腔内预设管材封口环。一种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方法包括的步骤为:管件装夹限位、送管材封口环、管材管端加热封口、对已封口的管端冷却。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能使管材管端壁厚保持不变,已封口管材端部符合标准要求能与标准管材及管件连接,能实现加热冷却一体化,在冷却时,无需借助外围设备,利用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既可实现加热功能同时又可实现冷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成型的钢塑复合管按一定长度截断后,截断面存在钢丝外漏的现象,为保障钢塑复合管的使用性能,必须对截断面进行封口,即行业内所称的对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以将钢丝封入塑层内。
目前,对于钢塑复合管管端的封口,主要有以下几种封口方式:1、通过注塑机对管材端部进行注塑封口;2、采用对焊的方式进行封口;3、采用封口机的内外模具挤压并加热管材内外表面,使管材内外表面的塑料流至管材端面而进行加热封口。
第一种封口方式中由于注塑封口投资大效率低而逐步被其它方式所取代。而采用对焊方式封口,由于钢塑复合管中存在钢丝,管端的封口效果也不佳,并且在封口后还要对管端封口位置出现的内外焊接卷边进行切削处理。而采用封口机的内外模具挤压并加热管材内外表面的封口方式,由于封口后管材端部被挤压的部位壁厚减薄,使该钢塑复合管封口位置的经、纬线很容易出现露出现象而造成封口失效,并且由于其管材封口端部壁厚被减薄后,当该管材与标准管材或管件连接时,其相连接处会出现较大间隙,因而直接影响管材的连接和使用效果。且在加热封口时,虽然封口机上设置有对管端进行加热的结构,但封口后,对已封口管材端部进行冷却时,则需借助外围冷却设备进行冷却,而不能通过封口机实现加热冷却一体化,也就是说现有的封口机并不具备既加热又冷却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该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能使管材管端壁厚保持不变,已封口管材端部符合标准要求能实现与标准管材及管件的常规连接,且通过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能实现加热冷却一体化,特别是在冷却时,无需借助外围设备,利用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既可实现加热功能同时又可实现冷却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包括装夹钢塑复合管的装夹机构、对钢塑复合管管端进行加热封口后又能对已封口的管端进行冷却的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驱动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向管端移动以使管端套入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的管端封口型腔内的第一油缸或第一气缸,所述的管端封口型腔内预设有供管端封口用的管材封口环。
所述的装夹机构与一体式加热冷却封口机构之间还设有对管端进行限位又能将管材封口环送入管端封口型腔内的管端限位及送料机构,所述的管端限位及送料机构包括板体、设在板体上将置于管端封口型腔开口处的管材封口环推入到管端封口型腔里端的送料环、既驱动板体向上运行至管端限位及送料位置又驱动板体向下原路返回的第二气缸或第二油缸,所述的板体或送料环与管端端面限位相抵。
所述的送料环安装在板体的后端面上,所述的板体上设有与送料环同轴线且内径与送料环内径相同的通孔,所述的板体的前端面与管端端面限位相抵;或所述的板体上设有与送料环同轴线且内径与送料环外径相同的安装孔,所述的送料环安装在安装孔内且送料环的前端面与管端端面限位相抵。
所述的板体的两侧设有与板体两侧的导向孔上下滑动配合且安装在固定载体上的导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源管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源管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